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职场

“理想的职场”有太多样子

时间:2023-06-03 03:01|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时值三月,一年一度的春季招聘拉开序幕,关于职场的话题如同这个季节一般不断升温。

  从后疫情时代的新业态、新职业,到“零工经济”下的“斜杠青年”;从35岁职场瓶颈期,到四十岁的职业重启;从同辈压力,到如何走出职场“内卷”的“死胡同”。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引发各种声音。

  职场,已不是单纯的工作环境,它是人们追求物质价值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这里充斥着太多的焦虑和压力,当然 ,也充满了太多的梦想和希望。

  面对多元化的职场模式和年轻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从众多关于职场的调研分析和实际采访中,试图发现一些具有参考性的结论,从而来看看当下职场中人如何面对压力,做到“上有梦想”,“下有对策”。

  35岁为什么会焦虑?十个人会有十种具体的答案。但跳出被渲染的焦虑氛围,就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焦虑完全可以被冷静的思考过滤掉。

  《2020年职场心理调研报告》显示,对于年龄的焦虑,还没到30岁的人,倾向于“走一步,看一步”,而三十岁以上的人,经过一番职场的历练,对于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则多了一份坚定与自信。

  某企业38岁的部门经理杜悦在接受采访时讲到,在他看来,人在每个时间节点,受外界不同因素的影响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焦虑,谁都会有烦恼的时候,不该绑定年龄。只是说,人们进入35岁这个年龄阶段,经济压力会凸显,个人职业的发展情况对于自身乃至整个家庭,都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但是,如果你前期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比较顺利,按照自己的道路不断向前走,35岁就只是一个关键的爬坡阶段,会比较辛苦,但这种压力能够转换成强大的驱动力,而不是焦虑。

  有了一些工作经验,刚刚三十岁的企业员工张昕则认为,工作的历练让自己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觉得非常充实。目前,业余时间还在备考经济师,未来的日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职位晋升。35岁对于他而言,不是焦虑,是笃定。

  对于职场中35岁以上的女性来说,他们的焦虑可比男性要多。进入35岁,是女性人生角色最为丰富的阶段,当然,也是最忙碌的阶段。说起职场女性,提到最多的就是“平衡”二字。事业、家庭如何做到兼顾,是个难题,也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从当今职业生涯规划师的专业角度出发,此年龄段的女性大致会产生两方面的职业诉求。一种是由于生育年龄推迟,或是生二胎的缘故,希望能够从事时间更自由的职业,家庭和事业两全;另外一种则是能暂时告别育儿最牵扯精力的阶段,想要整合自己的兴趣和资源,在事业上更多挖掘自我价值,实现职场生涯的第二次绽放,也就最近被热议的职业重启。

  王禹在32岁生育后放弃了银行基金经理工作。她直言,忙碌的工作让她没法更好的陪伴孩子,难以分身,十分焦虑。为了能够兼顾,她在慎重思考后辞职,并准备将自己喜爱的烘焙发展成新的事业。于是,学习专业烘焙技能,将闲置的老房子改成工作室,王禹进入了自己规划的新生活。

  她看来,职场女性虽然在生育后因如何平衡家庭和孩子出现焦虑,这是在所难免的,但有了孩子之后,社交圈的转变也会让自己的视野有新的开拓,妈妈们的各种需求无疑是一个“大市场”,可以从中窥探出很多的商机。王禹讲到,现在年轻的妈妈们对孩子的饮食安全十分重视,他们希望有一个食材绝对安全新鲜的烘焙店,能够满足孩子日常对面包、点心的需求。于是,她经过一番调研后,在家人的支持下才做了这个决定。

  王禹的烘焙工作室经过几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的忠实客户,如今37的她已经开始着手注册商标,开设实体店铺了。

  这个词最早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在一份关于探索自己多重职业可能性的调查中,职场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多数认为,职业成长空间以及自由度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希望自己有能力和时间去实现自身多重职业的可能。这让他们觉得充实和自由。

  在曾经采访的咖啡店的老板中,周彤就是一个“斜杠青年”。他即是陕西本土歌手的经纪人,又是咖啡店的老板。他讲到,作为经纪人,有商演的时候忙一阵子,没有的时候变很清闲。自己和朋友都是咖啡爱好者,工作圈子中也有很多爱喝咖啡的,便一起合计着开了一家社区咖啡店。从设计到装修以及店铺的LOGO都是他们自己搞定。

  周彤酷爱摩托车,自己的车作为装饰一般停在店铺门口,不时就吸引来摩托车发烧友前来“打卡”喝咖啡。一来二往,这家咖啡店也成为了摩托车发烧友的“俱乐部”。周彤看此情景,在抖音账号中开设了自己关于咖啡和摩托车的分享,粉丝不断上涨。

  如今,周彤摩托车主题的咖啡店也已经开业了。谈起对今后职业的规划,周彤说他没有考虑的太多,他很享受当下的将工作和爱好相互结合的忙碌状态。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目前做好两家咖啡店经营工作是最重要的事情。

  像周彤这样能够实现工作自由的年轻人毕竟只是一部分,那么,其他全职专业岗位上的年轻人又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第二职业呢?

  《中国青年研究》杂志发表的一篇关于“斜杠青年”的研究,文章分析了这一价值取向产生的背景:随着现代社会一部分结构化组织和稳定性规范被打破,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和结构性失业出现,消解了青年就业人群的工作安全感。青年人也面临自我实现的困境,包括职业中产生的无力感、迷失的价值感和缺失的自我认同,这迫使他们重新寻找工作的意义。

  小伍是一位具有近十年工作经验的电台主播,收入稳定,但现实的工作状况传递给他一个令自己很无奈的信息职业上升空间有限。于是他整合电台工作经验,利用工作之余,发展了播音主持艺考教这一副业。他说:“在台里的工作难有突破,得给自己多找路子。艺考老师,是把专业和事业融合的最好应对方式,缓解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压力,同时拓宽了自己的职业路径。”

  小伍的第二重职业身份正是他对个性潜能的探索,这也正是“斜杠”所强调的多元化。

  “同辈压力”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87年一篇美国心理学教授研究青少年群体关系和自尊心的论文里。所谓的同辈压力,是指同辈人互相比较中产生的心理压力,这一压力的出现,会促使一个人改变自己对事物的态度、价值观及行为。

  曾经微博上有一条关于“00后女孩18岁保研北大”的消息就引发广泛关注,一时成为热搜。众多评论都是一种略显焦虑的声音。“别人18岁保研北大,我22岁迷茫不知未来”“同辈压力让我想重新回到人生的起点再来一次”。

  第七季《奇葩说》中有个辩题:身边的同龄人都比我过得好,我该不该玩命的追?

  在一项关于同辈的压力是否对你的心态产生影响的调查中发现,众多的受访者更专注自已与同辈在个人能力上的差距。一些人表示自己没有进入大企业或是心仪的公司,而同辈做到了,这个心理压力比较大。

  从现实生活可以观察到,二十多岁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会与同辈做更多的比较,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怀疑。一旦过了三十岁,仍有一些人在纠结,但大部分人已经释然。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这个心理压力会逐渐缓解。

  37岁的郭嘉就“想通了”。他目前在一家零部件制造企业做销售主管,自己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有过可以北上发展的机会,但由于父母身体的原因放弃了。身边一位做广告设计的好朋友却因为一个偶然的工作机会去了北京,随后还有了很不错的发展,顺利的晋升、结婚生子,定居北京。

  一开始,郭嘉说自己因为这个事情还是挺郁闷的,都是朋友,都有过机会,自己却没赶上。但随着自己事业顺利的发展和年龄的增长释然了很多。待在西安工作也不错,还可以照顾父母。现在作为销售主管,收入很可观,业余时间还加入了各种摄影、黑胶唱片、旅游俱乐部,生活十分充实。

  今年春季招聘会上到处投简历的小章就正在承受来自“别人家孩子”的压力。小章说自己是2016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刚毕业那一年,便找到了一份HR的工作,专业对口,公司福利待遇也不错,父母很是开心。但工作了几年后发现晋升空间十分有限,考虑一番决定辞职学习。

  辞职也罢、跳槽也罢,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太正常不过。但小章的父母得知后非但不理解,还反过来批评他,一点也不知道现在就业的压力,随随便便就说要换工作。每当争吵时便搬出“别人家的孩子”。“你看张叔叔家的孩子都已经要准备结婚了”“你看李阿姨家的孩子都要当主管了”。一系列来自别人家孩子的压力把小章压的喘不过气,让他对原本坚定的选择不断产生怀疑。

  小章认为父母并没有客观的看待他的选择,而是不停的把他在和同龄人进行比较。这种来自同辈的压力是他们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小章不愿再承受这样的压力,抱着重新上路的想法出现在了今年的春季招聘会上。希望他的累积的工作经验能够让他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从而获得内心的释然。

  《奇葩说》中还有一个辩题是:收到30年后自己发来的人生建议要不要看?关于这个辩题,我们可以换个问法:如果30年后的自己,告诉你过的不如同龄人,你会不会从现在就开始玩命的追?

  回答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声音。但人生没有如果,做自己的选择题,而不是别人的判断题就好。

  写到这篇理想职场一文最后,我想说,在这个多元化的大环境中,关于职业的发展有太多可能,理想的职场也有太多的样子。在职场中,一时的光明也好,一时黑暗也罢,曙光仍旧在前方,怀抱着美好的梦想继续前进吧。(文/冯亮)

  投稿邮箱:法律顾问:王浩公 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郭毅新 陕西帝意律师事务所

编辑推荐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