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部分APP公司为了增加广告收入,采用欺骗、强制或误导的方法增加点击量或播放时长。消费者对此不胜其烦。
对此,2019年9月-2020年11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开展了为期15个月的APP广告有关消费者权益的不当行为分析。12月16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
项目组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了12000次抓取,数据统计显示,共发现APP内置SDK插件投放广告行为有4298次。前6个月与后6个月存在较大差异。
12000次抓取数据显示,由大广告交易平台推送的广告数量呈两波上升趋势,而中小广告交易平台呈持续下降趋势。
数据抓取结果显示,弹窗干扰、强制推送、信息窃取、涉黄涉毒等问题广告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随着法规政策出台与监管加强,APP内置SDK插件广告投放行为日渐规范。
《广告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
消费者也普遍希望APP广告可以自主点击关闭。但通过对600款APP广告行为分析发现,58%的APP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内容广告不能一键关闭。没有发现关闭键APP如微信、汽车之家、快看视频、36氪等。
个性化广告推荐以获取消费者大量信息为前提。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消费者有权利拒绝个性化广告推荐。但测试发现,仅有14.5%的APP可以找到个性化广告推荐关闭入口。
以微信APP广告为例,微信个性化广告推荐关闭入口极其隐蔽,关闭流程设置繁琐,还利用技术手段限制消费者永久关闭个性化广告推荐的权利,消费者仅能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关闭且仍旧会看到广告。
《广告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对内容不符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
APP广告千人千面,广告数量相当庞大。经上海市消保委法律部团队检索和分析,发现这些广告内容十分杂乱。如微信在朋友圈推送的广告中就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隐匿广告(销售)主体等诸多问题。此类情况在APP广告中并不少见,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什么微信朋友圈里总会有莫名其妙的广告推荐?如何才能关掉广告推送?这些所谓个性化的推荐是否会泄漏个人隐私?今天,上海市消保委通过对600款APP广告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后,发布了《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报告显示,58%的APP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如微信、汽车之家、快看视频、36氪等。
近年来,互联网广告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据相关统计,2019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总收入超过了4300亿元,年增长率为18.2%。移动互联网应用(以下简称“APP”)成为互联网广告主要的发布媒介,而“卖广告”也是互联网公司流量变现的最主要方式。
报告显示,相对于传统广告与互联网搜索类广告而言,APP广告相具有三大特点:1、APP广告多为“信息展示-点击购买”闭环型广告,消费者如果看了感兴趣就能直接点击链接下单购买。相较于传统广告和互联网搜索类广告,APP闭环型广告对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影响更大。
2、APP广告多为精准推送型广告,大量APP广告后台还采用RTB(竞价交易)模式。APP广告的精准投放与竞价交易以获得消费者的大量信息为前提,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影响甚大。
3、APP广告多为主动推送型广告。虽然法规不断完善、监管不断加强,但消费者反映还有APP公司为了增加广告收入,采用标题误导或不当技术手段增加点击量或播放时长,消费者对此不胜其烦。
针对于APP广告频现及特殊性,2019年9月-2020年11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捷兴信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组成项目组,对600款APP广告行为开展了为期15个月的数据抓取、内容梳理与趋势分析,涉及影音类、音乐类、社交类、生活类、运动类、新闻类等10个类别。
分析发现,APP广告的投放后台向头部交易平台集中,马太效应显现。12000次抓取数据显示,由大广告交易平台推送的广告数量呈两波上升趋势,而中小广告交易平台呈持续下降趋势。
有关弹窗干扰、强制推送、信息窃取和涉黄涉毒等问题广告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随着法规政策出台与监管加强,APP内置SDK插件广告投放行为日渐规范。
不过,消费者反映强烈的APP广告“关不掉”问题仍然突出。通过对600款APP广告行为分析发现,58%的APP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如汽车之家、快看视频、36氪等。
与此同时,个性化广告推荐“不可选择”问题较为普遍,在对600款APP相关功能设置测试发现,仅有14.5%的APP可以找到个性化广告推荐关闭入口。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认为,消费者如果觉得APP广告内容不适,应该有权利自主点击关闭广告。同时,消费者有权利拒绝个性化广告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组还重点研究了拥有大量用户的微信APP。经研究发现,微信APP隐私政策规则冗长复杂,个性化广告推荐关闭入口极其隐蔽,关闭流程设置繁琐,还利用技术手段限制消费者永久关闭个性化广告推荐的权利,微信朋友圈广告推送即使关闭,也只能关半年,但仍会看到广告。
那么如何才能关闭微信广告推送呢?在项目组的指导下,记者体验了关闭微信个性化推荐广告操作,步骤如下:
(一)点击【我】-【设置】-【关于微信】,点击该页面中下方的《隐私保护指引》。
(三);点击后进入“腾讯隐私保护平台”,下拉页面,找到菜单列表中的“广告”,出现详情后点击当前页面的“关于广告”。
(五)点击后,出现“腾讯广告个性化管理”页面,点击右上角的“登录”,选择下方的“微信登录”。
(七);点击关闭按钮后,微信弹窗显示“关闭后,您仍然会看到广告,但相关性会降低。”
(八);点击弹窗中的“确认关闭”按钮后,“个性化推荐广告”关闭,并于下方用红色小字显示“将于2021-06-16失效”。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项目组还发现,微信为了个性化广告推送,还会搜集除了点对点聊天之外的所有信息里的操作信息,包括,你有多少朋友,经常跟谁联系,给谁点赞,看什么文章,使用什么小程序等等。
唐健盛认为,App广告发布者的责任亟待引起重视,APP广告千人千面,广告数量相当庞大。因此,关键在于APP发布者要尽到对广告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核的义务,为消费者“把好关”。如,微信在朋友圈推送的广告中就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隐匿广告(销售)主体等诸多问题。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希望APP广告发布者能恪尽职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