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广告

我在颐和园路5号学广告!

时间:2023-05-10 12:04|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在北大,有这样一群专门研究广告、创作广告的人,将内心洞察融入内容创意,将情感温度递至目光深处。没错,

  北京大学广告学专业2012级研究生蔚孟宵是《送月亮的人》核心策划、创意之一;《说不出来的故事》则由北京大学广告学专业1997级本科生逄淑涌担任创意及监制。

  除了从事广告专业之外,北大广告人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各有所长。如多栖创作人眼儿,也是毕业于北大广告学专业的校友哦——

  1993年5月3日,经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设立广告学专业。30年来,北大广告学专业依托北京大学的综合优势,克服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与挑战,扬长避短,坚持立足学科前沿,理论与实践并重,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交流,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基于中国实践与数字技术的变革,不断创新,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广告学术重镇。

  1917年,被誉为中国新闻界开山祖的徐宝璜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新闻学》课程,将“新闻纸之广告”囊括在课程内容之中,点亮了北大乃至中国广告教育的薪火。1993年,北京大学正式设立广告学专业,并招收了首批全日制大专生。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2006年开始招收博士生,人才培养结构日臻完善。

  北京大学广告学专业最初设立在艺术教研室,2001年,北京大学复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整体转入新闻与传播学院。2002年,北京大学广告学系正式成立,陈刚教授担任系主任。经过多年努力,北大广告学系不断探索自身的方向与定位,逐渐成长为优势特色专业,形成了中国广告教育独具特色的“北大模式”。

  北大广告学专业始终坚持以研究带动教学的理念,强化理论与应用结合。在学科建设伊始,创新性的组建了一支由专业背景多元的专职教师,与经验丰富的业界兼职教师相融合的新型教学团队,并将这一特色延续至今。近年来,北大广告学专业不断加强青年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形成了成熟、稳定、高质量的协同育人模式。

  在数字技术革命的大潮中,北大广告学专业大力推动广告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在全球首创数字营销实战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模式、内容、管理等各个方面对传统广告教学进行系统改革,这种“理论+实战”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曾多次入选并荣获教学改革成果奖,引领广告教育领域新文科发展。

  北大广告学专业着力推动中国广告学术线年成立了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2007年成立了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打造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平台。2005年创办了第一本中文学术期刊《广告研究》。2012年,以北大广告学者为主的学术共同体,正式提出了原创性的发展广告学理论,用于解释、分析、判断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2014年,依托发展广告学研究的《广告产业中国模式的理论建构》课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

  2009年,开展中国农村媒体接触与消费行为研究,对中国24个省市自治区,1000个自然村,1万户农村进行入户调查,为前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农村传播状况保留了珍贵的资料,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社科后期资助重大项目支持,并获得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1年举办了中国第一个网络与广告国际研讨会,2002年出版《新媒体与广告》,逐渐形成数字营销传播研究的原创理论创意传播管理,于2012年在两岸同时出版《创意传播管理-数字时代的营销革命》。目前该理论已被应用于我国互联网企业的营销实践,并成为我国广告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指导。

  北大广告学专业积极推动国际交流,已与美国西北大学、伊利诺伊大学、美国广告学会、韩国广告学会等建立了长期的教学研究合作,是海外同仁了解中国广告发展,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窗口与平台。

  三十年来,北大广告学专业的师生积极国家形象宣传的重大工作,组织策划了2008年中国第一支国家形象广告,参与策划了2011年在美国时报广场播出的产生全球影响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完成了2008奥运会、2022冬奥会委托的专项任务。

  作为海峡两岸广告交流的受益者和建设者,2002年以来,共同推动金犊奖的发展,打造了一个五百多万全球华人学生专业交流的平台。创办于2015年的“两岸大学生创客营”被誉为两岸青年体验式交流的开创与典范。2016年,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授予“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2017年台湾宝成集团在该中心捐资设立“北京大学宝成海峡两岸青年发展基金”。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