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分析

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与机理分析[2]

时间:2023-05-11 06:38|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均拥有专业的项目风险研究报告或风险一览表,专业的项目咨询公司、保险经纪人公司或大型企业甚至还根据其经验或工作总结制定了风险管理手册,从而为项目风险识别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但在我国,目前尚无系统的、体系化的研究与报告,鲜有在项目结束之后对于风险全过程展开总结和评价的系统性资料。所以,我国目前在项目风险识别方面的工作基本上仍处于摸索阶段,支付成本较高,对于大型的、投资较多的项目往往不得不聘请国外专家或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人士来完成。对于前者,因为项目的国内外背景与环境不同,从而使国外专家的经验公式未必奏效;对于后者,由于资深专业人士相对较少且因为主观因素较强而使得评价结果有失偏颇。因此,有效的项目风险识别必须具备如下机制:

  1.联合预见机制。项目风险识别要求项目管理机构以及人员对于风险征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预见性。然而,项目风险管理机构以及人员并不是项目风险的直接感受者,项目投资者以及施工人员才是真正的风险接触者与应对者。基于此,对于项目风险的识别既需要借助于项目组织者以及领导者高屋建瓴的前瞻性判断,同时也需要来自项目运作第一线人员的及时信息反馈以及协助。管理人员与一线人员对于项目风险的联合预见机制将有助于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大类与细节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识别。

  2.信息储备机制。项目风险的识别必须以广博的信息储备和知识库存为基础,否则项目风险识别做出的判断必然缺乏说服力。项目风险识别可以理解为项目潜在风险的一种前验判断,该判断不仅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意志,还取决于的信息储备和知识库存为基础,否则项目风险识别做出的判断必然缺乏说服力。项目风险识别可以理解为项目潜在风险的一种前验判断,该判断不仅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意志,还取决于决策者对已经历过的项目风险的后验判断。可见,在项目风险识别的多个阶段工作中,前期的信息储备将成为后期的依据与参考,并且具有规模报酬性,即信息储备与知识库存越多,为识别项目风险所支付的信息搜索成本将越少,项目风险识别试错的正反馈性将越明显。

  3.知识学习机制。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或在项目运行的不同阶段,项目风险管理机构或人员往往需要对不同的风险征兆进行有效的识别。鉴于项目风险的复杂性,通过学习机制所获得的灵活性以及能动性对于项目风险识别尤为重要,表现为信息储备只有在转换为决策者的专业知识与专有知识时,知识才是有用的,对应的风险识别才可能是有效的。此外,通过学习机制的建立,决策者能够不断修正其思维定势与判断准则,从而有效消除项目风险识别的偏差。

  当前的项目风险处理手段主要包括风险控制、风险自留、风险转移三种类型。其中,项目风险控制是指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规避项目风险、消除项目风险,或采取应急措施将已经发生的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或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项目风险控制必须以一定的前提假设和代价为基础,比如规避风险意味着项目决策者与此同时会失去获取高额回报的机会或者必须通过高成本的技术方案应对风险,其本质仍在于支付了大量的风险开支。此外,项目风险控制意味着除技巧之外,决策者必须以足够的经验知识、前期积累、财务支持,否则有效的项目风险控制将难以实现。

  项目风险自留也是项目风险控制的处理手段之一,其前提在于通过对项目风险的评估,得出其发生概率较小或者概率较大但风险损失较小,或者概率与风险损失均较大但在预期范围或可接受的范围内。此外,还包括当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但项目很有必要进行时,项目决策者也会采取风险自留策略。我国大多数项目都不进行风险评价,或设置少量的项目储备(如不可预见费)就认为可以包容全部风险,这一做法通常是不正确的。

  当前,我国项目风险处理主要以风险控制与风险自留为主,其所出现问题与弊端的经济根源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或政府部门所承担的一切项目投资通常由政府来为项目风险买单,企业或项目负责人无须为项目风险损失承担责任。项目风险处理的低效导致了项目管理的“三超”现象,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随着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投资主体(国有企业或政府)的经济责任日趋明朗化和具体化,项目投资的决策者也开始日益注重投资估算的准确性,项目风险处理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相对于项目风险控制与项目风险自留,项目风险转移是更为有效的项目风险处理手段。比如,将项目转移给从事风险合并事务的专业保险公司或其他风险投资机构,这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且公平的转移手段。根据原建设部和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制定并颁布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项目业主与项目承包商可以共同协商保险。当前,由于参与实际保险业务的项目数量较少,我国的三大保险公司所收取的保费还比较昂贵,且保险合同条款明显不利于项目方。随着参保项目逐年增多,同时保险公司的竞争性越来越明显,保费和服务均会向有利于项目方的方向转化,项目风险的转移策略将越来越趋于完善和成熟。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4月2日:工信部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48.5%;中芯国际宣布全线日: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1990亿元;华为去年营收增长3.8%

  3月29日:华为小米等手机应用商店暂停下载耐克、阿迪达斯等App;鸿蒙系统即将出世

  3月26日:过去4年中苹果收购的AI公司数量最多;亚马逊发布三驾马车中国业务战略

  3月25日:华为将投入超2亿美元建设生态;密斯不看好金融科技公司发行数字币

  3月24日:1-2月电信业务收入2373亿元;百度汽车最迟2024年量产

  3月23日:2020四季度融合系统同比微弱增长0.2%;银行推广数字人民币货币钱包

  /g,); str = str.replace(/[\r\n]/g, ); return str; } var title = 项目风险管理的内涵与机理分析[2]; var description = clearBr( ); var thumb = ; var url =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