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体验

知乎2000万人围观: 刚毕业就月薪过万 是种怎样的体验?

时间:2023-04-21 11:09|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知乎提问:对于我这种刚毕业,拿着两千五一个月工资的,今天遇到一个说自己月薪八千,公积金每个月交一千多的人。实在是想知道每个月到卡工资八千是个什么体验?

  我是08年毕业的,谁也没有想到当时的我们见证的是很多行业多年的最顶峰,甚至有可能是最后的辉煌。

  那一年,石油的价格冲到了150美元一桶,大家都认为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只会越来越贵。

  那一年,上海政府在夏天会不厌其烦地播出节约用电的警示,工厂还会轮流停工保障居民用电。

  那一年,中国拿着满手的美元全世界到处买矿买资源,必和必拓淡水河谷这种拗口的名字连菜场大妈都听到烂熟。

  整个中国就是个大工地。到处是项目,到处都在建工程,石油、电力、煤炭、钢铁、造船……全部在扩建,全部供不应求。

  我是学机械的,我们专业每个学生手里都是好几个offer,虽然工资和IT什么的相比并不高,但差距也并不大。

  还记得当时的三一重工,号称工程机械界的华为,在各个学校开宣讲会,一次同时录取几十人,在企业宣传上,甚至在员工薪酬上都有大手笔向华为看齐的野心。三一的老板梁稳根,一度也是中国的首富。

  当时的制造业,给人感觉是前途还算光明。有一些岗位当时工资不那么高,大家也都相信以后“老了就值钱了”。

  就在入职转正后没多久,领导跑过来告诉我:现在美国项目更缺人,你赶紧准备准备,去美国总部报道,支援美国项目。

  150美元一桶的石油,客户赚得盆满钵满,给我们的项目经费也是极其优厚的,只有一个要求:快!快设计,快建造,快产出。加班费,两倍!去美国的机票住宿,报销!租车吃饭公司包了每天还给零花钱。

  我同事曾经打趣说,你要是在某某机场大喊一句:我会做有限元!会立马窜出来好几个公司的HR把你绑票走再给你双倍工资。

  你要问我当时什么感受?这么说吧,我从来没有像那个时候一样,感觉天是那么的蓝。

  我是五线小镇出来的贫困学生,读书时穿的最好的衣服是真维斯,到美国后给自己买了好几条一直觉得只有富二代才穿得起的李维斯。除此之外,还陆续装备上了Tommy的衬衫,Clarks的鞋,IBM的笔记本电脑,自己都觉得自己奋斗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和当年的同学一起喝咖啡了。是的,我在美国喝了人生第一杯星巴克,还在沃尔玛买了好多哈根达斯冰激凌放在冰箱,因为我记得安妮宝贝笔下的美女曾经在出租车上捧着哈根达斯流下激动的泪。

  那时我们工作中讨论的是墨西哥湾的石油,是澳大利亚的铁矿,或者是非洲的铜。我们和美国人、印度人、新加坡人、菲律宾人一起合作,一起在地图上指指点点,觉得全世界都等着我们去开发,觉得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未来会远比今天更美。

  周末的时候我们在酒店的温水游泳池游泳,在庭院里BBQ,或者干脆就开着车去一个远方的城市。

  几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男有女,开着车,唱着歌,行驶在宽阔无人的高速路上,空气极好,头顶是蓝天白云,身边是碧海金沙……

  再后来,石油一路下跌。我们每天盯着电视看石油走势。因为60美元一桶,是我们项目的成本线美元。客户选择了中止项目,无限期中止。我们回国。

  然后不止是石油,所有的大宗商品都噼里啪啦往下掉。后面通用汽车也破产了。工程机械开始卖不掉了,当年大手笔招人的企业,后面是大手笔裁人。

  挣扎了半年,公司的业务还是没有气色,客户们基本中止了所有的项目。公司决定把两年内经验的人全部裁掉。我是其中一个。

  失业的感觉不想多说了,懂的人自然懂。至今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看了一部电影,日本的《入殓师》,真的是好电影,对失业中的我有很大的鼓励。

  然后,感谢后面的四万亿,我重新有了工作。但,以前的那种心态,再也回不去了。

  哦,我的第一个东家,那个在我入职时雄心勃勃要在几年内把中国分公司人数扩张到多少多少人的行业巨头企业,彻底关闭了整个中国办公室,遣散了所有的人。后来我在我现领导的桌子上看到了几份简历,其中有我以前师傅。40多岁的人了,技术大拿,应聘一个比较初级的岗位。现公司的HR觉得这样的人才来做这个岗位有点over-qualify了,觉得估计做不长,就没要。

  想到几年前他开车带着我去沃尔玛,去奥特莱斯,去环球影城,想到他专心给他女儿挑芭比娃娃的样子,再想想他现在的处境,我有点难过。

  可能,那样的黄金时代再也回不来了。当年的那些意气风发、无忧无虑的年轻人们,现在都已年过三十,结婚生子。可能在行业的寒冬里谨小慎微地保存着自己一份饭碗,也可能已经壮士断腕出去寻找一片新的天地了。

  2004-2008年的这段时间,大学本科就业「鄙视链」的顶点已经从早先的「四大」(指普华永道、德勤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到后来的外企(指 P&G、壳牌、Mars这些国际化的消费型企业)的管理培训生,来到了「投行」。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应该是证监会在2004年12月批准了高盛集团在中国组建合资的投资银行,也就是后来的「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进入中国不久后,以高盛、摩根士丹利为代表的外资大型投行们就开始实行了所谓「Global Pay」的薪资制度。也就是,不管你驻扎在哪个城市——伦敦、纽约、香港还是北京——front office(前台部门,基本上指直接创造收入的部门,比如 IBD、Trading 等等)的entry level(指刚一进入公司的入门级职位)的年薪都是基本一致的。在那个年代,这个数字大概是8万美金左右。

  于是,在拿到offer的时刻,一个之前月生活费只有七八百块钱的普通大学生(那个年代真的够花啦),就一跃成为了每个月可以挣 4-5 万人民币的职业金领——这还只是基本工资。如果你对那个「黄金时代」有所了解的话,当其他行业还在探索「十三薪」或者「十五薪」的奖金制度的时候,投行在年底就可以发出睥睨众生的12-36个月的奖金来——具体数额视当个年度整个公司和你个人的表现而定。所以,如果你来自于一个普通家庭,大学毕业进入投行工作,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小型的「阶级跃迁」。

  当年外资投行对员工「血统」的执着程度人尽皆知,不管是在美国、英国,还是中国,每年毕业进入投行的学生一定都来自于全国最好的大学。美国的常春藤+斯坦福+MIT是标配,在中国一度只有「清北复交」的学生有资格入选。这个状况直到 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iPhone引领的第二波互联网浪潮的兴起,使得很多名校学生转战硅谷和互联网行业之后,才有所改变。时至今日,硅谷能给毕业生10-15万美金年薪+期权的公司已经比比皆是,弄得华尔街的老牌金主们也纷纷开始提高基本工资和减少员工加班的举动,不过这是后话了。

  对于这些学生来讲,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绝佳实例。中国的高考难度人尽皆知,能考入清华北大的都不是等闲之辈,而投行每年又只在这几所学校遴选那么几个可怜的名额......最终能进去的,无一不是机遇、实力和运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终究,寒窗十数载,算是有了一个非常完满的结果。所以这些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教育的拥护者。阶级的跃迁、生活环境的改变、人脉圈子的升级,让「知识改变命运」的逻辑深深地镌刻在了TA们的心里。当然,这个逻辑在当今中国是否仍然成立,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突如其来」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还带来了其他事情上的一些冲击。大学时候一个学期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几千块钱买的一台相机,工作之后一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上三台。这种「挣钱 存钱」的财务观念,也会伴随这个人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TA们相信: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待,就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而不是攒钱到天荒地老,然后有一天发现,该做的事没有做,存的钱好像也不值钱了。投资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

  然后,你自然开始尝试一些「符合自身阶级」的事情:登山、潜水、冲浪或者不太低buy-in的德州扑克......直至你发现哪个好像都不真正喜欢。工作提供了高级餐厅和五星级酒店的出入权,让你又习惯于将生活维持在某个水准之上。想起描写次贷危机的电影《Margin Call》里饰演Sam的凯文·斯派西说:(为什么赚这么多钱还不够?)...因为我真的很缺钱啊。要交好多房子的房产税、老婆要购物、孩子要上私立学校......

  另外,当你得到了远超社会平均水平的回报时,心里总会隐隐有个声音是:「我真的有这么好么?我真的配得上别人付给我的报酬么?这样的状态能持续么?」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Imposter Syndrome (冒充者综合症)说得就是这个现象。如果你在高盛,别人自然高看你一头,而如果离开了呢?「狐假虎威」的阴影会一直如影随形,直至你离开的一刻。

  所有这些东西,都无形中推高了TA们选择的机会成本。在这个行业里,我看过太多并不开心,但又无法离开的人们。Ayn Rand说,自由的定义是「To ask nothing. To expect nothing. To depend on nothing.」(无所求、无所待、无所依)。当无法舍弃太多的时候,你就失去了自由。

  个人命运势必被世界大趋势所影响,而对于刚出校门的「精英」的我们,面对种种金钱诱惑和实实在在的好处,很有必要树立正确的三观。愿我们的头顶都是蓝天白云。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