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体验

个别商家偷换概念 “免费体验”馅饼变陷阱

时间:2023-05-25 01:29|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走在繁华商业地带,你可能会被一些人拉过去做一些“免费体验”,“被”免费体验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如美容美发、教育培训、食品饮料、化妆品、数码类商品等。在价格战越打越滥的今天,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商品广告营销方式,“免费体验”着实曾令人眼前一亮,然而,原本一个很具创新性的营销策略,如今却被个别商家偷换概念,以“免费”为饵,诱使消费者消费。

  如今提起“免费美容体验”,恐怕不少爱美女士都会望而生畏,这类“免费体验”从出现的那一天起就纠纷不断,不是让消费者办卡就是购买美容产品。一些有过此类经历的消费者告诉记者,虚假的“免费美容”几乎就是关门宰客,被“邀请”进来的顾客立即会被“工作人员”团团围住,一定要顾客购买根本不需要的产品、服务,免费体验变成了强行消费。一位调解了数起此类投诉的人士说:“在众多‘工作人员’的围攻下,为了能够尽快脱身,很多消费者都选择了‘忍痛割肉’,而花了几千甚至上万元购买的化妆品和接受的服务,因为根本不适合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往往又会给消费者带来身体上的继续伤害。另外有的黑心店铺利用‘免费体验’热心推荐打折卡、优惠卡、会员卡等等,先吸引消费者上钩,然后再来个狮子大开口,或者不退不换,或者隐身消失,消费者花的钱便打了水漂。”虽然各有关部门都对此进行过管理,但个别商家却玩起了“游击战”,有的即使被处理过,但由于利益驱动仍然会“重操旧业”。

  美食、天气预报、关机自动接听小秘书等的免费体验短信在方便了部分需求者的同时,也为那些并不需要此类服务的手机用户设了一道槛,由于个别运营商又玩起了默认即为开通的伎俩,没有退订的消费者自然又“被”消费了一次。在机关工作的冯先生反映:“最近我和周围的朋友们不断接到类似短信,由于没有及时或者忘了退订,结果‘被’订阅了一回。”另一位消费者也告诉记者:“比如有时正开着会接到这样的短信,我来不及马上回复对方拒绝体验,可是过后就忘了这件事,直到费用被扣才意识到曾经接到过‘体验’短信。”

  对于广大中老年消费者来说,理疗、保健器械类商品的“免费体验”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记者时常在一些社区附近看到,不少针对老年人的“免费体验中心”、“康复联盟”、“健康银行”等机构,着实吸引了很多体验者。经调查发现,这些机构往往以免费体验为诱饵,诱导老年人参与,然后变相推销保健品、医疗器械等。消费者一旦购买使用后发现无效,对方往往已不见踪影。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围绕着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发生的消费纠纷增势明显,投诉者多为热衷免费体验而上当受骗的老年人,内容多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以免费体验形式无证销售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二是夸大产品效力,虚假宣传问题严重。

  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免费体验”外,一些网络商家也纷纷推出了不同方式的“免费体验”,商品类别包括化妆品、食品和数码配件等。记者日前在一网站看到了某化妆品的“免费体验邀请”,商家宣称体验者可以免费领取价值60元的护肤品,但要付高达22元的运费。通过多方采访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消费者网络购物所付运费大多在8元左右,即使选择快递也就12元上下。那么,这高达22元的运费不得不令消费者对体验是否真正免费产生质疑。

  一些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卖场里有时可以享受到饼干、薯片、咖啡的免费体验外,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免费体验”其实并非真正的免费,不过是以“免费”为诱饵,对于这样的“免费体验”,有些人表示自己最大的体验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本报记者 王绍芳 通讯员 房歧谝)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