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体验

考古类电视节目的沉浸式体验解析

时间:2023-05-24 12:54|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编者按:近年来,考古类电视节目日益成为电视艺术领域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以较有代表性的考古类电视节目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叙事、技术赋能、融合传播等特征进行分析,并着力探索此类节目在沉浸式体验上的表现。本文刊发于《中国电视》2023年第3期。

  2001年6月,《东方时空》在云南澄江抚仙湖现场报道了我国首次水下考古活动,这期名为《抚仙湖探秘》的节目开启了我国电视史上水下考古现场直播的先河。考古工作是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也为电视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近年来,从考古现场探访到文物展示,从舞台展演到虚拟呈现,《考古公开课》《隐秘的细节》《中国考古大会》《闪耀吧!中华文明》等考古类电视节目,以多重空间探秘考古遗址和中华文明、利用数字科技手段展示文物故事和考古发掘过程,并不断探索融合传播路径,走上了一条以创新赋能节目叙事的发展之路。

  考古学是通过调查、勘探、发掘古代人类遗迹遗物遗址来研究古代社会的一门人文科学,因而空间在考古学研究中本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为了以更具可视化的方式复现历史场景、展现考古现场、展示考古成果,考古类电视节目在空间营造上着力探索,尝试在节目内容中打造能带来沉浸式体验感的多重叙事空间。

  从总体上来看,考古类电视节目大都构建了舞台、考古、历史三重叙事空间:舞台空间是节目的主要演播现场,主持串联、专家解读、观众反馈,大都在这一空间进行;考古空间侧重模拟考古现场及考古发掘过程,是节目中最能展现考古特色的场景,也带有一定的探秘色彩;历史空间则通过舞台歌舞表演或是虚拟复原影像的形式来展现遗迹遗物遗址背后的历史情境和背景故事。

  三重叙事空间通过画面切换方式予以展现,相对而言,主舞台空间是其他两个空间的枢纽和连接点,也是节目的主要叙事空间。

  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角度,考古类电视节目都是以舞台空间为起点展开叙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舞台空间的视听效果是否“先声夺人”,是节目能否收获关注的重要因素。

  在舞台空间的设计上,考古类电视节目往往注重融入中国古典美学元素,并利用灯光舞美打造具有神秘感的整体风格。如《中国考古大会》利用“无死角”闭环灯网营造出清静深远的舞台光效,让地屏与四周补光相得益彰;《隐秘的细节》最大限度地虚化舞台背景,通过小景组合、柔性光晕和场面调度突出主持人,构建相对悠远神秘的叙述环境。

  舞台空间不仅是节目的主要叙事空间,也是节目联系、转换考古空间和历史空间的中转枢纽。例如,在《中国考古大会》之《探秘二里头遗址——最早的王朝》一期中,当“考古推广团”成员自舞台空间通过“穿越时空之门”进入考古空间,正对专家席和观众席的背景大屏会呈现考古推广团的探索进程。某种程度上来说,舞台空间也是一道广义上的“时空之门”。

  考古空间是对舞台空间呈现的遗迹遗物遗址主题进行解密交代的空间场所。与更具现实感的舞台空间相比,考古空间依托VR扩展呈现技术,延伸出了带有虚实交叠特点的仪式化的考古探索现场,为受众提供“跳跃式”的视觉空间,使其能够跟随节目解密考古遗迹、获取考古知识。

  例如,在《中国考古大会》之《探秘二里头遗址——最早的王朝》中,推广团成员进入地面实景和虚拟景观共同构成的“二里头遗址考古现场”,现场影像讲述了考古学家徐旭生发现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故事;推广团成员以较为直观的方式模拟考古过程,在麦田沙盘上探索王城和一号宫殿遗址。《隐秘的细节》中的考古空间由二维动画和虚拟全息影像组建而成,二维动画承担复原先民生活过的空间场景的任务,虚拟全息影像则用来展示先民曾经使用过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闪耀吧!中华文明》则借助纪实影像展现考古现场和考古过程。

  部分考古类电视节目也会通过与考古内容相联系的歌舞表演还原特定时期的历史环境,直观展现先民的生活生产图景,打造一重“历史空间”。以《中国考古大会》为例,在《探秘八九千年前的家园——贾湖》这期节目中,除了以动画虚拟建构远古空间,还通过歌舞表演演绎贾湖骨笛的前世今生:全息投影的悬浮骨笛、借助3D复制打印的骨笛吹奏出的贾湖笛音,以及远古主题的情景歌舞,共同打造了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实景空间。伴随着古老艺术与现代媒介的融合,历史空间为观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提供了一个想象的连接点。

  从空间叙事所展现的主要内容来看,舞台、考古、历史这三重叙事空间,侧重关注同一考古主题的当代解读、考古场景和远古图景,将遗迹遗物遗址的前世今生浓缩呈现在一台节目之中。

  数字技术的发展迭代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所谓“智媒”,即数字媒体,指的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与传媒业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媒体形态。①在氛围营造、场景复现、奇观打造等方面,考古类电视节目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不断进行赋能创新。

  首先,考古类电视节目在营造氛围、增强观众沉浸式体验上有独到之处。通过运用3D演播技术,并借助实景摄影、VR虚拟现实技术与3D全息投影等新媒体手段,考古类电视节目建构了虚实交叠的多重空间,将节目现场打造成为充满仪式感和沉浸感的考古主题场景,并以数字可视化突破电视节目的视域壁垒,极大延伸受众的视界范围。

  例如,在《中国考古大会》之《五千年前的神秘古城——良渚》中,节目先是利用光效烘托神秘氛围,接着用VR虚拟影像还原在良渚古城挖掘出的“玉琮”文物,并将其作为舞台空间的支柱;随着主持人在闪烁变换的光柱和悬浮旋转的古代文字、文物造型灯光图案中缓步走上舞台,厚重的音响声搭配着数根“玉琮”支柱,让观众仿佛随着主持人的脚步进入了远古的神秘空间,产生视觉感受上的沉浸体验效应。在《隐秘的细节》里,无论是在每一集的序幕还是具体的剧集中,二维和三维动画建模营造的静态战争场景,都令不少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其次,以新兴技术复刻出土文物、复原考古场景和历史现场,可以增强观众的直观感受。考古类电视节目主要以考古遗物遗迹遗址为表现对象,然而这类表现对象在视觉呈现上却存在颇多难点,如大多数遗迹遗址都在历史变迁中销蚀了原貌,考古现场的动态挖掘过程难以全程展现,部分珍贵的出土文物禁止拍摄等。考古题材的这种特殊性也就使得虚拟复原数字技术显得格外“有用”。

  借助超高清视音频制播技术虚拟呈现考古影像画面,考古类电视节目可以为每个考古遗址“量身打造”独具特色的视听场景,突破传统视听手段无法还原真实原貌的短板,最大限度地给予受众以直观真实的视觉感受。《中国考古大会》之《探秘八九千年前的家园——贾湖》以种种技术手段展现骨笛的形象和声音,就是技术赋能考古主题的一次实践。

  值得留意的是,考古类电视节目擅于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虚拟技术场景,除了意在让观众直观感受考古现场的魅力,还注重展现出土文物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其一,将复原文物与历史文明相连接,可以突出古代技艺的现场重建。例如,在《隐秘的细节》中,当主持人讲述青铜器的技艺发展动力时,各类形制的青铜铲全息投影在一根根立方柱上,而青铜铲所反映的历史时期的生活场景也在随后的动画中予以呈现。

  其二,将考古发现与当代意义相连接,突出考古成果的现场呈现。无论是表现贾湖人用骨笛演奏、北京人用骨头制作项链,还是在对水稻遗迹的揭秘中展现文明发展的脚步,考古类电视节目在将考古空间的文物发掘与舞台空间的考古解密相结合的过程中,都较为注重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出土文物的当代价值。

  再次,是虚拟呈现交流空间实景,突出视觉形象的奇观感受。以全息投影技术为例,在考古类电视节目中,虚拟呈现考古实景的全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空间全息投影,它是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多媒体展示系统,通过将光衍射、显示屏和三维软件巧妙结合,画面可以用实景的形式悬浮于空中进行虚拟成像,从而将虚拟与现实有机结合在一起。《中国考古大会》之《探秘周原遗址——鉴证西周的礼乐文明》中浮动在空中的折觥、丰尊、墙盘等文物形象,就是空间全息投影的一种体现;二是有屏虚拟投影。在《中国考古大会》等节目中,当解说员、演员进行表演时,身后的背景就用3D全息投影技术来展现。

  总体而言,技术赋能重在虚拟建构与呈现视听体验场景,让消失的历史背景、不可再见的珍贵文物和考古空间的瞬时原貌可视化,以形象直观的视觉奇观创造沉浸式体验的视听场景。

  除了依托数字技术创新视觉呈现方式,考古类电视节目还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不断拓展传播方式,为受众搭建互动反馈的交流平台。

  不少考古类电视节目在融合传播的路径选择上,坚持跨平台、多样化、全方位传播的发展目标。例如在《中国考古大会》全网播出之际,节目组联合“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出“线上考古”知识问答等衍生活动,丰富了观众参与考古探索的渠道,实现了大小屏的跨屏幕沟通。

  如果说跨屏更多体现出融媒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近年来《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文博类综艺节目在产业链开发上的诸多探索,以及河南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等文博机构推出的“考古盲盒”的走红,都为考古类电视节目的跨界融合提供了一定启示。

  具体而言,2017年以来,“故宫热”方兴未艾,以《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为代表的文博类综艺节目将视线投向文物IP的开发,随着研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完成,富有创意的文物文创产品“走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也让“综艺+博物馆”的合作模式有了更多的可能。

  随着文物文创产品的日益普及,文创类型也经历着迭代升级。近来,强调体验感、创新感的“考古盲盒”受到公众关注,一方面显现出文创产品推陈出新的探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众对体验考古挖掘过程、了解考古工作内容的热情。有媒体留意到,当河南博物馆在2021年推出以数字化形式模拟考古现场的数字考古盲盒,“7天即吸引3000万用户‘在线考古’”。②

  然而,与文博类综艺节目在IP开发和产业链延伸上的“全面开花”相比,考古类电视节目在跨界融合上还实践较少。实际上,无论电视节目的传播是跨屏还是跨界,其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强化互动、增强共识。有研究者提出,所谓共识是指“在一定的时代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的个人所共享的一系列信念、价值观念和规范”。③考古类电视节目要在内容上展现考古研究的成果、在空间叙事和技术赋能中唤起观众的精神共鸣,还应加强节目与文创产品的同频共振,在深度参与中促进互动反馈,进而强化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在媒介融合、技术迭代的背景下,以技术赋能促进电视节目的转型升级,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对于考古类电视节目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无人航拍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让主要以考古遗物遗迹遗址为表现对象的考古类电视节目有了更多视觉呈现的手段,新兴技术也为其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抓住数字科技变革机遇,以艺术可视化为影像手段、以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聚势赋能,不断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受众对考古类电视节目的需求和期待也越发多样。对于如何打造具有沉浸式深度体验效果的节目模式,又如何在节目内外引入更多的新形式、新玩法,考古类电视节目还要做出更多的探索。

  作者魏国彬系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加卫系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艺术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本文系2021年度校级本科质量工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专项重大教研项目“大禹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堂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acszjy2021004zd〉和2021年度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禹文化与网络游戏的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ACYC20215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崔建伟:《数字媒体技术在短视频中的有效运用》,《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年第23期。

  ②徐达:《考古盲盒消费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经济价值》,《经济日报》2021年11月4日。

  ③谭志红:《沉浸式出版对良性社会共识建构的功用及实现路径》,《决策探索》(下)2020年第7期。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