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体验

“沉浸式”体验: 重拾生活的美好

时间:2023-05-20 14:38|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沉浸式体验,正在文化消费领域流行。从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到沉浸式短视频创作如火如荼。如今,各种VR体验场馆,沉浸式剧场、沉浸式游乐园陆续开业,沉浸式视频创作引爆各大短视频创作平台,相关话题播放量高达近百亿次。沉浸式短视频是什么?其魅力何在?呈现了怎样的文化消费趋势?沉浸式短视频正从重拾身边的美好点滴开始,启迪着网络文化乃至更多领域的文化创作与消费方式,带来更丰富、多元的发展前景。

  近来,各短视频平台掀起了一股“沉浸式”内容创作热潮,从沉浸式化妆、沉浸式护肤,到沉浸式穿搭、沉浸式读书……“万物皆可沉浸式”的网络短视频创作方式,正在引爆各大社交平台。抖音平台数据显示,仅“沉浸式化妆”这一线亿次。“沉浸式”到底在体验什么?呈现了怎样的文化消费趋势?又将给网络文化带来怎样的发展前景?

  9月5日,小朋友在服贸会首钢园区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像是把麦克风安在了皮肤里一样。”一位网友这样评论某博主的沉浸式化妆视频。从化妆开始前“咕咚咕咚”的喝水声,到护肤时的撕拉面膜声、涂抹面霜时的黏腻声,再到化妆时用指甲轻敲化妆品瓶罐的声音、刷子扫过面颊……网友们直呼:“沉浸式,舒服!”

  与以往放着背景音乐、按照精心策划的脚本“演”出来的视频不同,“沉浸式”视频安静了不少,也简单了不少,多是以轻声细语直白展现视频主专心做事,却令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极其“上头”,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全程体验着拍摄者的生活,这种真实感,是以往的视频内容未曾呈现的。那么,看似“偷工减料”的“沉浸式”短视频到底如何吸引观众?

  所谓“沉浸式”,并不是新鲜词,其实就是放大参与者的感官体验,提升对某个事件的参与感,生活中多常见于文旅项目,如各种沉浸式体验场馆、沉浸式剧场等,通过场景布置,配合各种技术,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感,如刚刚开业的北京环球影城,又如最近走红的沉浸式剧本杀。应用到短视频中,主要是通过排除事件本身所有外部杂音的干扰,将观者注意力集中至听觉,这时便会触发观者的ASMR。ASMR即“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主要是指人体通过视、听、触、嗅等感知上的刺激,在颅内、头皮、背部或身体其他部位产生的令人愉悦的独特刺激感,又名“耳音”“颅内高潮”。研究显示,大部分ASMR爱好者在5-7分钟内就会触发ASMR。而“沉浸式”视频,便是通过人工故意制造的场景使观者放松愉悦,甚至不少网友表示其“有助眠的效果”。一人用餐时,搭配“沉浸式吃饭”视频观看;洗过澡后,躺在床上观看“沉浸式护肤”,观众可以在惬意的声音中缓缓睡去,像是逃离了城市的喧嚣,却并不孤单……

  或许,在如此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沉浸式体验来吸引观众的注意比传统上单纯的视觉吸引更为直接、有效。

  新榜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抖音平台上“沉浸式”话题视频累计播放量已超百亿次,其中以“沉浸式化妆”热度最高,播放量近30亿次。抖音话题热度趋势显示,最近一个月内,“沉浸式化妆”的参与人数翻了一倍,播放量也暴涨了100%。小红书上“沉浸式”内容相关笔记也已经超过22万篇。

  “沉浸式”短视频的迅速“走红”也促使这一创作形式不断延伸。前有“沉浸式做饭”,后有“沉浸式开箱”“沉浸式撸猫”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以一种极其生活化的方式被分享和展现。当葱姜蒜入油锅时的“滋滋”声灌入耳边,当萌宠们糯糯地轻声呼唤,治愈感与温馨感就这样扑面而来。

  7月15日,一个叫“羊毛月”的博主表演了一种新的“沉浸式”体验——沉浸式凡尔赛,获赞237万次。视频里依旧没有任何背景音乐,“羊毛月”晒出自己北大的毕业证、学位证、毕业纪念品、印章、校友卡,每拿出一件都要说一句“我的”,轻声细语,仿佛在观众耳边说话一样。更有甚者,还有人提出了“沉浸式单身”的新概念,指的是那些已经习惯单身且享受单身的人,他们忙于工作,以社交、养宠、购物、旅行等兴趣爱好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当然,这究竟是自由的选择还是自我安慰尚未可知。不可否认的是,当下,万物似乎皆可“沉浸式”。

  “沉浸式”热度过后,引发了人们不少冷思考。万物皆可沉浸式,但万物必须沉浸式吗?流量之后,沉浸式创作到底呈现了怎样的文化消费趋势,又将给网络文化带来怎样的发展前景?

  显而易见的是,单纯唯流量论,以造梗、追梗等庸俗作秀行为为切入点的沉浸式操作并不为大众所认可。当沉浸式化妆的地点选到夫子庙、烤肉店等公共场所,相对于沉浸式的舒适感,网友们感受到的却是溢出屏幕的“沉浸式尴尬”;诸如“沉浸式回家”“沉浸式睡觉”等诸多打着沉浸式旗号却充斥着苍白空洞的非沉浸式内容也会在昙花一现之后回归平淡。故而,或许万物皆可沉浸,但沉浸并非万能,将所有内容一股脑扔进沉浸式的筐里并将其公之于众,显然是不可取的,也是缺乏创新意识的。笔者认为,内容是作品的核心,而创作要有价值、有思考。

  沉浸式内容的走红有其必然性。从商业实体来看,据《2020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2019年中国沉浸产业总产值达48.2亿元,展览展陈、游戏娱乐、商业地产、文化旅游、舞台演艺等众多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时刻关注着沉浸产业的动态。当这一思路延伸至当下8.73亿用户均在关注的短视频平台,其所带来的流量变现收益自不必说。

  值得肯定的是,虽然“沉浸式”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多彩,却无疑都促使人们从被动观看向主动体验的角色转变,从而促使人们愈加留意生活中琐碎的美好。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号:110108456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