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体验

问:辞掉工作花一年时间跑遍全国看电影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时间:2023-05-10 18:08|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他辞掉工作,花了一年时间跑遍了香港、北京、上海、台北、西宁、平遥、海南、长春,八个华语电影节。

  我想任何一个影迷都会羡慕他的这一年,如果你也想尝试着去这些华语电影节看看电影,可以把这篇同时带有些“指南”意味的体验文章收藏起来。

  这是每次在前往电影节的路上都没思考过的事情,因为每次在路上都是亢奋的、充满期待的,完全无暇顾及意义这种事。

  但这个问题也是萦绕我身边最多的一个问题,当我跟一个非影迷说自己是到处去看电影的,收获到的都是满满的质疑。

  这对于很多人都是难以理解的一件事,但是我还是以一个影迷的身份,纯粹地跑了7个电影节(香港、北京、上海、台北、西宁、平遥、海南),加上今年的第8个电影节(长春),

  除了几个大的电影节展,去年还专门去了南京的欧盟影展,杭州的青年影像展,上海的各种大大小小影展。

  声明一下,本文纯粹是我的个人体验,对于电影节,每个人的体验和感受都不同。只能试图从自己的经验里分享一点心得。

  同时也不能代表全部华语电影节,像台湾金马影展、西安丝绸之路电影节、厦门金鸡电影节、成都山一女性电影展等等,日后有机会希望都能去体验。

  香港电影节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贵,住宿贵物价贵,在鳞次栉比的楼群里穿梭,熟悉的港片味道扑面而来。

  往年的香港电影节都是3月份,是个微风不燥很舒服的季节。今年因为疫情停办了,还是蛮可惜的。

  电影院也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大部分在商业区里,有的是在会议厅,也有如大馆旁边就是关押过胡志明的监狱遗址,看电影都别有一番趣味。

  香港电影节必须注意一点的是,并非所有电影都配有中文字幕,这在我跑的所有华语区电影节里是最特殊的。

  去年官方很骄傲地宣称已经为三分之一的影片配备了中文繁体字幕,所以如果不是很确信自己外语能力,一定要在购票之前看网上的手册,核准好哪些电影标明了中字。

  毕竟大部分是没有中字的电影,倘若没做好功课就容易懊恼了。香港的好处是,有很多敏感的影片,大陆影展没有机会看到。

  香港是需要到专门的地方打印票根,去年我跟朋友刚下飞机,就拖着行李去了影院,工作人员通过我们的购票说明倒也让我们进了。但毕竟没有淘票票这么方便的购票渠道,还是有点难受。

  放映的影厅普遍较冷,一定要多带一件厚外套。因为三月份都是短袖,很容易在影厅里冻到怀疑人生。很多放映安排在香港大会堂、文化中心这种礼堂里,座位非常不舒服。

  但是若去了大馆,就可以去逛逛旁边的监狱遗址,走到附近的酒吧区还可能被热情帅气的小哥拉进去喝酒。

  有时放映是在香港理工大学,逛逛理工大学红砖的校区,吃着便利店卖的捞面,看看学生青涩面庞,甚至去逛逛维多利亚港的夜景,除了电影,还有一番乐趣。

  由于之前港澳通行证只有7天有效期,所以若想多待还专门抽了一天去深圳过了关,感觉很不划算。

  比如我去年就在影厅外遇到了应亮、杨凡、姜文导演,采访到了白雪导演,参加了关锦鹏新片的媒体酒会,跟阿斯哈·法哈蒂、齐溪都聊了好一会。

  更是在影厅里目睹了梁家辉出面劝架(有两名观众因为该不该在影厅吃东西争吵了起来),非常有趣。

  有少量如《漫长的告别》是国际首映,大部分是各大电影节精选的影片,而且有很多是日后不会出现在大陆其他电影节的。

  香港对媒体非常友好,审查也不是很严,而且媒体可以去任意场次提前排队,然后在放映时在前排就坐。

  北京电影节感觉就是围绕电影资料馆辐射区的散点放映,感觉等同于资料馆的大型集中放映。

  跑了三年的北影节,往年4月份举办正是北京漫天飘柳絮的日子,赶场的时候都会担心柳絮吸入肺里。

  比起上海,北京赶场最头疼的一个是便利店少吃的太少,一个是影院普遍离地铁较远。今年在朝阳大悦城随便找点吃的都不便宜,而根据地小西天附近因为被清理了,能吃的更少了。

  小西天的场次都是靠远处的庆丰包子,近处的菜篮子鸡蛋灌饼,不远不近麦当劳来解决的。

  但是每次走到小西天那个熟悉的牌楼,仿佛是一种冥冥的召唤,昭告这里就像全国影迷都应该来朝圣的圣地一样。

  北京的排片一直让我很不舒服,上午几乎只有资料馆有经典老片的排映,想要如上海那样一天安排六七场电影几乎不太可能。

  影院分散,地铁不便,有时候会选择公交。坐着二层公交往西单跑,看着寸土寸金的市井和头顶的天线,也是看电影中途的喘息。

  这个单元的电影都在北京电影学院里的标放厅放,每场票价10元,简直是骨折价。

  会放很多我很喜欢的小国冷门新片,影片质量普遍让我很惊喜。去年还有《蜂鸟》在这里大陆首映。

  看完注目未来,还可以在北电校园逛逛,看看学生拍片,看看校园里的艺术展,在食堂里用支付宝吃一顿很划算的学生餐,量大超值,是我去过的大学食堂里排在前列的。

  比如伊朗《签约幽会》、格鲁吉亚《命运女神》、瑞典的《从此以后》等就是北京独有的。

  据了解媒体证也不能看片,还是要自己买票。观众在淘票票可以安排场次进行购买,非常方便。在各大参展电影院里都有专属取票机。

  作为华语区较为老牌的电影节,摩登的上海大都市有着令人咋舌的片单量,方便的交通,成为我每年电影节观影的重头戏。

  连续跑了五年上影节,在上海跑了无数影展,可我依然会第无数次地把百丽宫陆家嘴店和百丽宫国金中心店搞混。今年依然,实在是自己生闷气气了很久。

  上影节一般是在六月的梅雨季,今年因为疫情挪到了七月底,更加燥热。虽然下雨经常给赶场造成难度,但是一头钻进有空调的地铁里感觉还是舒服的。

  上海电影节一般都有500多部电影,堪称饕餮盛宴,这是其他华语电影节都无法比拟的。

  遍布全城的几十家电影院,看起来容易昏头,但仔细研究起来就会发现遍布非常精巧。

  很多影院挨得很近,地铁二号线就排布着若干重点热门影院。而且在地铁口出站之后可以直接去商场,完全不用上地面。

  这就给我造成一种错觉,感觉每天钻进地铁里,然后在魔都的地下穿行,同时也穿行到一个又一个电影的光影世界里。

  你可以拿上海影城当坐标安排排片,等同于资料馆之于北京。上海便利店很多,完全不用担心饿肚子。

  更好的是24小时的便利店,让你即使看完夜场之后,也能喝到一口热汤。在一天幻变的光影投射后,没有什么比一顿夜晚的食物更能抚慰肠胃和身心的了。

  六月的上海正是小龙虾上市季节,不担心拉肚子的话和朋友约一顿小龙虾宵夜也是再好不过的了。

  在上影节我每年都能看40-50部电影,最多一天六部电影,有时候还要赶场4、5家不同的电影院,虽然看得头昏脑涨,但是沉浸在电影的感觉里是非常幸福的。

  抢票也是影迷非常头疼的,因为供需失衡,影迷迫切需求和有限的场次之间产生了矛盾。但是在抢票换票里也衍生了一种专属于电影节的无奈文化。

  可以看到影城门口加价叫卖的黄牛,和多抢热门场次票用来换其他场次的惰性影迷,也算是一窥人性的窗口。

  但是上影节和北影节都可以在淘票票很便捷地安排时间场次,购票也很容易,这个非常方便。

  上海近几年零时差引进了戛纳电影节的新片,像《悲惨世界》这种都是在戛纳放过之后直接来了上海,实在是非常强大的利好消息。

  新片也涉及各个国家,像我这几年每年都会不经意选上一部菲律宾、孟加拉国的电影。新片质量参差不起,但碰到惊喜也很容易。

  由于片单量太大,最好提前做好功课,对各大电影节新片有个基本的了解,否则就只能按照海报和场次来盲选了。

  当然,我觉得在上影节盲选也是一种乐趣,有种刮奖的感觉,虽然有可能看到开头就知道刮出来的是个“谢”字。

  这几年金爵奖请来的萨金塞夫、蒙吉、锡兰等评委也都是当今国际影坛的“当红炸子鸡”。

  据了解跟北京一样,媒体证件可以参加活动,但也还是需要自己买票。但是在上海影城等部分影院的电影媒体可以领票,或者凭证去看。

  观众在淘票票可以安排场次进行购买,非常方便。在各大参展电影院里都有专属取票机。

  台北电影节就是围绕西门町的灯红酒绿,台北可以玩的太多了,物价也低,电影票也不贵,就像一场盛夏的狂欢。

  台北电影节影院比较集中,毕竟影院也不多,除了光点华山在特别好逛的文创区,中山堂和新光电影院离得都很近,赶场无非是在西门町穿行。

  整条街游人如织,美食也很多,我印象最深的牛肉粒用喷枪炙烤,各路摊贩商家也非常积极叫卖。

  台北电影节的志愿者非常礼貌且认真,入场前会发放观众票选单,让你有很强烈的参与感。

  所有有影人参与的电影映后,都会在影厅旁边专门开辟一个区域,影迷可以拿着票根和手册排队去跟主创签名合影,进行非常尽兴的交流,翻译的志愿者也会很耐心在旁边帮忙翻译。

  是真正为爱好电影的人和主创搭建起来平等交流的平台,这点是非常让人佩服的。

  除了电影,台北真的有太多可以玩的,比如我跟朋友在酒吧里夜夜笙歌,第二天顶着黑眼圈爬起来看早场电影,可是依然非常快乐。

  台北电影节也会有人把来不及看的票根贴在展板上,供想看的有缘人自行索取,我就从上面拿到本来没想看的台湾老片《台风》。

  由于和香港一样有分级制度,所以影片题材也很广泛,有大量LGBTQ的电影,也没什么太多禁忌,有大量其他华语电影节看不到的影片。

  同时也能看到一批台湾新片以及冷门独立纪录片,可以一窥部分台湾电影行业的作品。

  另外和香港一样,有很多影片都是有本土的译名的,在买票之前必须做功课分辨一下。

  台北电影节的取票要去便利店里,但是也可以直接去现场买票,去年除了《痛苦与荣耀》《同义词》几部只放一场的热门片之外,其他都可以现买现看。影片全部配有中文繁体字幕,部分内嵌。

  台北电影节媒体申请选项很少,基本是有固定的一些媒体人才会通过,可以直接领票去看片。

  但是电影节会非常友好地欢迎没有入选的媒体参加活动,也是可以在媒体活动上见到李屏宾侯孝贤赵德胤等影人 。

  西宁FIRST青年影展就是一种和西北高原气质一样的撒野之旅,在天高地阔的七月西宁,发掘新人新作,感受电影最纯粹的感动。

  西宁青年影展虽然严格意义算不上电影节,但由于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在影迷心中也分量十足。

  西宁强调“撒野”这个概念,而FIRST系的片子也非常完美地诠释了这个概念,粗糙、凛冽、有劲儿,使得西宁呈现出了有别于国内其他电影节展的独特气质。

  这一点从文案和各种奖项名称就可以窥见,无论是一种立场,或是惊人首作,都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呐喊。

  西宁的片子也集中在青海大剧院和旁边的万达,赶场几分钟非常方便,步行的距离正好适合消化在西北吃到的牛肉。

  另外西宁还配套了露天放映和书店的导演交流,置身于露天放映,台上的志愿者在积极互动,深夜也迟迟不肯落幕,会觉得特别感动,这种感动非常纯粹。

  虽然你也可以参加旁边商业区的酒会,但是披着外套在室外才是感受到了西宁的精髓。

  七月的西北正是盛夏避暑的好去处,除了正午光照和紫外线很强以外,气温凉爽宜人,也是旅游的好季节。

  青海湖,塔尔寺,茶卡盐湖,可以抽上一天报个旅游团去逛一下。几年前去过青海湖,确实被深深震撼到了。

  西宁的志愿者文化做得也非常有特点,可以看到主办方大力宣扬志愿者的力量,使得志愿者在西宁非常有存在感,统一的制服,耐心的讲解,给我的感受都很不错。

  西宁每年的颁奖礼也搞得不错,去年胡歌王传君朱亚文的脱口秀,海清有关女演员的呼吁引爆了社交媒体。

  可以在西宁看到很多不一样的独立华语片,有别于平常院线看到的。所以来西宁的观众也很容易被点燃,生猛的片子很快就成为爆点,引人好奇与期待。

  因为这里有太多不一样的电影,单拿去年就有《平原上的夏洛克》《鱼乐园》《春江水暖》《慕伶,一鸣,伟明》等不同类型的华语新片,但总体感受都是非常飒,像西北凛冽的风一样直爽,畅快。

  今年特殊情况据说改成了线上预约。除此之外观众还有一日证、半途证等不同类别的证件,便于观影选择。

  到了平遥古城车站的那一瞬间,略带煤烟尘土的干燥空气钻进鼻腔内,贾樟柯电影里熟悉的气味便会扑面而来。

  有亮点的片单,小而精,坐落在平遥古城里,由厂房厂区改建的电影宫被命名为小城之春,充满了对电影的思绪和敬意。

  厂房独特的审美,搭配霓虹灯管,碰撞出别样的美感,和每年平遥都非常精致的主视觉海报一样,让人感到一种非常专业的信任感。

  不同于其他城市电影节存在感不太强的现状,10月份的平遥影展在这座小城确实是话题十足,来往的游客经常会好奇走进电影节的区域,感受一下影展氛围。

  平遥还有个特点是会有偿邀请一批观众评审,分到不同的单元看片,给专属的座位,优质的待遇,最后大家讨论出该单元的观众评审奖。

  这极大地调动了参与者的热情,去年我也成为了一名观众评审,参与了小型的走红毯和颁奖。

  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能感受到电影节组委会对这件事的重视,以及他们背后的专业度。

  去年清水崇《犬鸣村》屏摄事件引发争议后,平遥组委会也是第一时间发布了禁止屏摄的倡议和呼吁,贾樟柯在每次上台前也会强调,非常拉好感。

  科长亲力亲为,在影展到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看电影的时候也会惊喜地发现隔壁座坐着赵涛,前排是陈冲管虎张一白。

  电影人和观众同坐在一起,不同于上影节北影节会把评审和观众隔开,平遥这种随遇而安的感受正呼应着他们回归市集,回归电影的倡议和初衷。

  去平遥的话可以住在古城上的客栈里,早上雾气蒙蒙间就可以去电影宫排队领票,回来吃个早点,宛如在古城上生活了一周。

  另外平遥的吃的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尤其很有特点的平遥牛肉,接受无能。在古城里能吃顿麦当劳都是享受了。

  《热带雨》《大西洋》这样的热门片,搭配其他国内电影节不会放的《索莱》《罪恶之人》《哗众之人》等冷门佳片,一同构成了一个精致的,令人期待的片单。

  在经典回顾部分,三届分别用了梅尔维尔作品回顾展、前苏联新浪潮电影回顾展、印度新电影回顾展,足可见策展人的眼界和独到。

  平遥的电影一般会安排一场媒体场(不对大众开放)和两场大众场,基本保证了想看的电影都能顺利安排到位。

  这一点确实苦了媒体和观众评审们,毕竟10月份的平遥若是下过雨非常寒冷,大家在外面经常冻得瑟瑟发抖。

  十二月的三亚简直是天堂圣地,穿着短袖在海边冲凉,或者去深海潜水,加上还有电影的相伴,实在是一桩美事。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虽然也很年轻,但是因为有政策扶持的优势,先天基因就很不错。

  海南岛电影节主要在三亚的红树林度假村,电影节的创投、大师班、展映几乎都集中在同一幢大楼里,非常集中。

  给在北影节上影节赶场的我们非常强的慰藉,有时我甚至可以一整天不出检票口,只要在不同影厅转场即可。

  红树林的电影院大概七八个厅都可以用来放电影节的电影,只是硬件比起上海北京动辄IMAX,LUXE巨幕,STAR MAX等等高级配置差了一些。

  和西宁、平遥的露天放映不同,海南的露天放映是在沙滩上,想想在椰风阵阵的沙滩上看瓦尔达,该是多么惬意。

  在海南看电影感觉就是很舒服,虽然吃的后安粉一般般,东西也不是很便宜,但电影非常多,而且有很多冷门小众新片,超级符合我的胃口。

  早起在度假村吃一顿早餐,或者旁边肯德基的早餐对付一顿,然后就可以开启一天满当当的观影了。

  海南还会有晚会式的开闭幕式,有歌舞表演,会请来蔡徐坤、李汶翰、许魏洲这样的流量明星,也有邓超、徐峥这样的影坛老炮。

  还有周深、韩磊、莎拉·布莱曼这样的晚会标配,搭配天上无人机的阵营,透露出非常有钱的气场。

  虽然跟电影关系不太大,但是忙碌了一年的影迷,突然可以现场看看这种大阵仗,还是蛮有趣的。

  在海南可以保证一天五部电影,片单我实在是太喜欢了。在同一时间段有三四部不同电影可供选择,总能挑到一部喜欢的冷门佳作。

  海南金椰奖主竞赛单元里也有《影里》这样的话题佳作。甚至把绫野刚、松田龙平、大友启史请来。

  大师班里阿斯哈·法哈蒂、黑泽清、关锦鹏、伊桑霍克、尤其是担任评审团主席的锡兰和于佩尔阿姨,都是重磅中的重磅。

  媒体证和产业证可以每天提前去领三场电影,会严格核对身份信息。产业证去年600块,可以两个人共享。

  对于想要看大量电影的影迷来说是个非常好的选择,但今年情况是否有变尚不得知。

  说起长春电影节确实是非常冷门的选择,有点像我之前专门去杭州看的青年电影周,好像只有少量影迷会去看。电影节似乎有点和这座城市一样空旷。

  由于正好是在北影节之后举办,今年又增加了海外电影,我就从北京直接去了长春。

  一次略有遗憾的旅程,经历了一些放映事故。但是从积极的一面去看,在长春还是可以查缺补漏,看到不少北影节上影节错过的好电影,比如是枝裕和的《真相》就是拖到了长春才看。

  而且完全不会有人跟你抢票,基本两三个人就能包场,参加完北京上海抢票大战还心有余悸的影迷,可以在长春自由驰骋,《温蒂妮》这种片子想坐哪坐哪。

  长春电影节今年安排在各种万达影城,除了车城万达真的有够远之外,住在重庆路上的我赶场感觉都很舒服,转场靠公交车或步行就可以搞定。

  每天安排一两部电影的节奏也保证了非常好的观影状态。但是字幕操作员培训欠缺等情况还是不容忽视。

  这次在长春恰好赶上了两次台风,冒着台风坐到影厅内,感觉的是获救的感觉。长春的街道很宽,整座城市也干净清爽。

  当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有一家影城工作人员为了通知我第二天的《战争未了》拷贝没有匹配无法放映,连续给我打了六个电话,这种热情实在让我哭笑不得。

  这次长春电影节增加了不少外片,有一些非常新或者独家,像柏林电影节的《血肉之地》刚刚才在年初展映,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的《审查通过》豆瓣上不超过10个人看过,

  纪念去世的三浦春马的《一首小夜曲》也是颇有心意,同性题材的韩国电影《致允熙》也是很有勇气。

  媒体证依然需要正常购票,购票在淘票票购买,但是这次淘票票没有和北影节上影节一样的方便的排片日程表系统,导致购买不太方便,需要自己手写排片。

  影迷们非常喜欢引用杨德昌那句“电影延长了人类三倍的生命”,之前我并不理解。

  但是参加完电影节,会深切体会到一种独特的感受——在电影节期间,时间是变慢了的。

  仿佛是漫威超级英雄里那个能超越时间的快银的魔法,这种奇妙的感受只有在电影节期间才会出现。

  但是在电影节期间,可以在一周看50多部不同国家类型的电影,体味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和不同主人公感受不同的人生体验,

  这个时候真的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时间可以用电影来切分,来重组,进而重新焕发出意义。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