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体验

用户体验设计情感化转向: 互联网新闻产品交互创新趋势

时间:2023-05-09 00:50|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互联网新闻产品创新设计,已成为发展新新闻业态的重要构成,这既包括内容层面的业态变革,也包括以用户体验为入口的形态变革。当前,主流新闻产品已步入精细化迭代阶段,其目标在于全方位提升产品体验的友好度,从可用性设计到易用性设计的情感化转向成为重要探索方向。结合具体实践可见,情感化设计作用于产品连接层、感知层、体验层等不同维度,通过唤起能动性、集约化设计、响应式体验和个性化定制、中介调节性等用户体验要素的创新构成其实践路径,进而实现以易用的设计驱动友好的体验之目标。基于情感化设计之于互联网新闻产品设计的创新趋势分析,本文也尝试为当前新闻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视角。

  互联网作为一种构造性力量,对传媒业态乃至整个社会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和结构性调整。时至今日,媒介的内涵已拓展至以互联网为基本技术骨骼进而催生出的一系列智能终端及数字产品,新闻媒介的变化同样回应了这一底层架构的变革,从新闻生产到传播的组织逻辑正从过去的以(新闻)机构为中心转向以(新闻)平台为中心,相应带来的实践变革也体现显著性,逐步形成由侧重(新闻)内容供给到侧重(新闻)产品供给的转变。

  对于当前的新闻业,从底层逻辑上实现对其的互联网改造,并在新环境下促成从“看”到“体验”的新闻生产目标转型,[1]已成为寻求发展的一种共识,以交互设计为基础的新闻产品用户体验设计(User Experience Design,UED)实践也取得相应进展。但在整体性的变革关切之外,以用户体验驱动的新闻产品迭代还指涉一整套有待完善的设计规范及细节。伴随用户在新闻接受过程中颗粒度更趋细腻的需求指向,精细化新闻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的发展诉求渐成重要命题。除了内容意义上的“接受什么新闻”,形式意义上的“如何接受新闻”正显现出关键价值,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便是其中的关键线索。据此,本文基于当前主流互联网新闻产品交互设计的动向,探究其情感化设计的创新趋势,并从中归纳新闻产品情感化设计的组成要素及实践路径,以期为当前新闻业转型发展提供启示。

  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当前互联网新闻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无论是原生互联网新闻产品还是着眼传统媒体转型诉求进而催生的新新闻平台,经由若干年积累,大都基本确立起一整套合乎行业共识的基本操作原则与规范,并得到相对成熟化、系统化的用户体验设计实践。相较早年间人们对作为产品的新闻资讯集成平台的有限认识,如今的各类新闻网站、客户端、内容聚合订阅(RSS)、流媒体等已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互联网新闻产品在从无到有完成初代创生的同时,也一并“养成”了新闻用户及其交互(使用)习惯,这意味着不单是产品“引导”用户,用户也会基于自身的个性、偏好、观念来“挑选”甚至“定义”产品,一旦新闻产品的使用影响甚至阻碍了其用户需求的实现,就有极大的风险造成用户流失。因而,精细化、系统性的产品迭代实践已成为相关领域的关注焦点,转型中的新闻业既需要考虑“如何提供更优质的新闻内容”,也需要考虑“如何令优质新闻内容实现更有效触达”,基于优化用户体验诉求的交互设计升级则成为后者实现突破的重要创新点。

  在传统的产品设计视角下,交互设计目标意在通过人与技术(终端)之间的互动和协作过程实现用户体验的增益,以服务用户更好地进行内容使用,最终通过一种关乎审美、操作、功能的形式化设计作用于产品物理属性的建构。而伴随互联网产品设计取得的整体性进展,一款好的内容产品早已不仅意味着具备通俗的可操作性以及美观的像素级设计,更体现在产品应用如何运行以及如何将自身展示在受众面前的诸种细节。[2]在达成功能设计的基本诉求后,交互设计便指向了更深层次的用户体验目标,理应充分适配使用场景、使用习惯和使用心理,将用户情感表达进一步转化为产品情感体验,[3]在心理层面实现产品与用户的同频共振。传统强调物的自身属性合理配置的“物理逻辑”随之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行为逻辑” ,[4]产品用户体验的目标也从最初的功能性设计导向进一步向情感化设计导向迁移。

  情感化设计,意指通过一系列交互设计手段将诸种作用于感受、认知和观念的用户体验要素进行整合优化,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User-Centered Design)的总体设计理念,将用户所预期的各类情感需求产品化,帮助其获得更友好的产品使用体验。互联网新闻产品的演进,之所以深度依托用户体验设计的情感化转向,源于其响应式、人性化、精细化的迭代诉求。上述目标的体现,不仅要令用户感知新闻产品是“有用”的,更要唤起其认为“好用”乃至“想用”的共感。换言之,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用户的心理及其变动应当要在产品设计层面被充分感知并加以重视、凸显,进而增强用户对产品使用的好感度和黏性,这是情感化设计的旨归所在。

  就当下的实践动向而言,互联网新闻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的情感化转向正日益显著,这是建立在此类产品功能性设计整体渐趋成熟、完善的基础上的,也是促成新新闻业态进一步发展的具体环节。各类新闻产品发展至今,用户对其的要求绝不仅仅是提供新闻讯息这么简单,在新闻业转型过程中,随着人机交互关系走向深入,趋于情感化的用户体验便成为新闻“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乃至塑造着互联网新闻产品的变革与突破。

  新新闻业态的崛起与发展,使得新闻生产流程、内容形态、传播模式、受众角色等发生显著位移,传统新闻业视野下的评价体系显然已无法完全适用于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产品。情感化设计的转向,不仅对互联网新闻产品用户体验的优化升级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更进一步促使新闻产品重新定位自身的形态特征、功能结构以及希冀取得的社会效果。

  受众对互联网新闻产品用户体验的评价,通常包含两层逻辑:“可用”和“易用”。前者指向功能性设计,也即从交互设计层面解决用户新闻接收和接触的路径问题,主要基于实用性的考量,也是互联网新闻产品发展早期面向的基本用户体验诉求;后者指向情感化设计,也即从交互设计层面解决用户新闻接收和接触的满意度问题,通过以“好用”为诉求的用户体验设计优化,匹配用户更高维的需求满足,并给予其积极、正面的情感反馈,进而促成用户“想用”的自主性、能动性意识,以增强新闻产品的使用黏性。这也是新一阶段互联网新闻产品实现迭代的关键一步。

  从“可用”到“易用”的目标进阶,情感化设计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探索方向,其目标在于全方位提升新闻产品体验的“友好度”,从而增益于新闻的传播效果。从认知心理学视角看,“情感”是一种以信息为媒介来融合设计者、产品与用户之间情感的设计方式,它以满足用户情感需求为基础,使用户在操作过程中得到情感满足。[5]这里也需要明确,情感化设计对用户体验友好性的提升,并不只着眼在诸如使用快感般的底层情感需求,上述“友好度”的关切指向产品用户体验设计的不同情感维度,包含本能、行为和反思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用户对产品形态的直接反应,用户在产品使用中与产品形成的交互关系,用户通过产品使用经验的积累所作出的产品内涵解读。与之相应的三种设计,本能水平的设计关乎产品外形的特征,行为水平的设计关乎产品使用的乐趣和效率,反思水平的设计关乎用户勾画出的产品形象、个人满意与记忆等。[6]用户之于产品易用性的评价,是基于诸种情感需求满足的综合结果,不同层次的情感化设计也关照着不同维度的用户体验目标。

  随着用户体验设计在互联网产品实践中的逐步深入,以强化易用性为导向的情感化设计,正在提升用户体验友好度的实践中得到日益充分的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情感需求的界定与识别。产品设计意义上的“情感”和“情感需求”何以界定?对于一系列由“感觉”和“认知”构成的抽象体验,产品化的过程何以可能?这就需要一系列模型研究加以论证支撑,其核心突破口是基于情感识别技术建立起的不同交互模型。由于人类情感表达的丰富性,情感识别和情感需求界定可利用多种情感表达材料的排列组合来进行判断,从单模态建模、混合多模态建模,到更趋复杂的深度神经网络建模,情感及其需求的多重意涵正通过不断精细化的模型研究而实现识别精准度的不断提升。

  其二,情感化设计的具体实践进路。情感要素在交互设计中的嵌入、情感化设计的实施规范,是当前情感化设计实践中的两个核心议题,与之相关的代表性探讨如:从设计中的人类活动勾画情感嵌入设计的可能路径,有观点认为设计理论是在对设计过程的研究中自然发展的,相应创造出人们如何以及为何掌握“设计”的知识。[7]构建设计理论的底层依据始终围绕人类这一主体展开,因而更需要基于对人类的科学理解推导用户体验设计的具体目标,其启发源于产品设计师对用户世界的共情(Empathy)。[8]上述知识的出现,得益于情感要素的深度嵌入,进而使得设计拥有植根现实的丰厚土壤。在此基础上,有观点指出要通过建立结构化的调色板以帮助用户体验设计人员在产品项目中关注和反思情感因素对设计的构造,情感化的用户体验设计能帮助设计人员掌握高阶的产品设计方法、策略和技术,并通过产品化过程获得与经验相关的心理、感知和身体方面的知识。[9]在这其中,也体现着情感化设计的一般原则和规范:一方面是要让相关技术在了解人类情感状态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调整以适应用户情感传递,另一方面是使用多种感知方法来识别、解释和响应人类的情感。[10]

  如今,单纯解决功能需求的产品设计早已无法覆盖用户的多样需求,一系列用户体验的获取正在向更高层次的情感和认知体验进展,这就需要情感化设计推动实现产品从“可用”到“易用”的根本性进阶。作为各类互联网信息产品中的“后起之秀”,新闻产品的易用性迭代更体现紧迫性,能让用户不因为“简陋”“繁复”“笼统”的交互界面产生使用困惑,并在更趋流畅高效的人性化交互中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是为“友好”的新闻产品体验。

  在上述理念的认识基础上,基于当前国内外主流互联网新闻产品交互设计的探索动向,本文尝试归纳总结情感化设计之于新闻产品迭代的组成要素及实践路径,由此管窥用户体验设计情感化转向的创新趋势。

  着眼于情感化设计在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的维度设计,结合情感化设计的实施规范,新闻产品设计的情感化逻辑构建相应作用于连接层、感知层和体验层之中。连接层设计体现人—机之间“所见即所得”的能动性交互,促使用户变“被动引导”为“主动选择”;感知层设计强调设计本身之于情感化的价值,通过设计层面的集约化带动体验层面的高效化;体验层设计则凸显产品适配多样化用户需求的延展性,以响应式体验与个性化定制作为典型机制,中介调节性则能在其中发挥纠偏与保障功能,以对包括上述三个层面的用户操作进行反馈。如图1所示,相对系统性的设计易用性强化,才能转化为相对结构性的体验友好度提升。

  连接层设计是新闻产品构造人—机关系的基础配置,强调“所见即所得”的交互获得感,这也是用户使用产品的第一感受。情感化设计始于这里,首先一步就是培养用户使用产品的能动性意识,也即在用户尚未接触实质内容服务的状况下,通过预先设置的产品化机制为自身消除未知感和困惑感,并顺利进入产品情境。好的连接层设计,不会让用户付出过多认知成本去找寻产品使用线索,而是会通过一系列交互逻辑促成用户产品使用的自主性观念。就当前实践看,情感化设计主要通过两种路径唤起用户能动性,一是内部的产品构造,二是外部的推送触发,最终化“被动引导”为“主动选择”。

  从内部视角看,用户引导(User Onboarding)是唤起用户能动性最直观的设计体现,能帮助用户快速定位产品功能与品性,是向产品引入新用户并帮助其充分利用产品的过程,[11]这在产品使用初期对用户增长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引导页设计几乎缺席于初代新闻产品之中,多以无法交互的静态“新手指导页”加以取代,引导收效甚微。而情感化设计对引导页的改造,首先表现为将被动引介转为主动体验,通过情境化的操作模拟,培养用户具备主动适应和定义产品使用习惯的能力。有研究表明,在引导体验中产生积极态度的用户,在使用新产品的前21天内流失可能性会大幅下降,且后续的应用付费意愿也会相应提高12%—21%。[12]当用户首次进入新闻产品,欢迎内容、操作流程、释义文字、空状态及默认状态等基于产品关键功能和日常使用习惯的“集中养成”,共同组成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的“第一英里”(First Mile)。[13]一般而言,互联网新闻产品通常采取“工具提示”(Tool-tips)方式进行引导页情感化设计,以灰度色块和动态图形设计(Motion Graphic)组织即时使用指南,在实时的场景化操作中帮助用户建构产品认知。以ChinaDaily(《中国日报》)客户端为例(见图2),在用户首次打开应用后,界面会提示“Swipe to customize your newsfeed”(滑动以定制你的新闻流),并通过热区放大、按钮闪动、动态点选等方式告知用户具体操作步骤并实现新闻流的自定义。好的用户引导设计,其核心在于快速建立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向用户推出“最简化可实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并令其看到未来获得增益价值的可能性。

  从外部视角看,新闻产品的推送触发环境也是相关设计的重要一环。目前较为常见的选择是通过弹窗推送提醒用户接受新闻,情感化设计对此的优化也还有较大空间。一方面,除突发新闻外,常规新闻推送需结合用户的时间安排习惯,且不同个体体现差异,情感化设计需对此有适应性设计。例如,纽约时报客户端通过连接用户的谷歌日历,以了解其工作生活习惯并在适宜时间提供新闻。另一方面,如何让弹窗高亮以提升新闻推送有效性,也是情感化设计可定义的用户体验。推送功能设置如音效、通知栏提示状态、内容显示模式和推送频率等均可根据用户意志加以精细化调节。

  感知层设计强调设计本身之于产品情感化逻辑建构的作用,这不仅表现为一种产品形态的审美传达,更体现为一种产品架构的效能传达。作为典型的互联网信息产品,新闻产品以内容为核心,其设计目标也始终指向内容使用体验的友好度。在情感化设计视野下,如何提升内容接受的质量和能力是新闻产品感知层设计的重点。随着去肌理、去空间感的扁平化设计渐成主流,业内也逐渐认识到“删繁就简”不仅是作用于产品美观度的追求,更是作用于产品架构效率的追求,后者的影响或更甚。通过设计层面一系列理念和策略的调整,简化产品架构逻辑,节约用户操作成本,以设计层面的集约化带动体验层面的高效化。故而,集约化的用户体验设计便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策略。

  就当前实践而言,集约化设计主要反映在新闻产品的阅览页之中。其一,自适应的“流”(feed)设计,成为大多数新闻产品采取的核心交互策略。自适应强调用户在不同终端、场景和操作下内容布局界面作出的实时变化,以适配不同诉求下的新闻阅览习惯。“流”的设计打破了单屏集纳新闻的空间限制,用户能在流畅的滑动操作中接受更多内容,使得新闻产品在更为灵活的跨终端、跨媒介适应性中为用户创造更佳的阅览体验。其二,以《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为代表的新闻客户端,均采用“大图+新闻标题”“左文右图”的布局方式,契合基本视觉规律。同时,在首页设置大图滑动热区,以焦点图形态凸显每日重要新闻,用户能够快速进行新闻价值判断。通过信息布局的规划实现信息层级的优化,用户得以参照不同设计元素相对界面中所有其他元素的位置和大小来判断内容重要性及接触意愿度,这种关乎界面层次结构的情感化设计,本身也成为新闻策划中的重要一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效果。其三,更趋人性化的阅读模式选择,同样是新闻产品情感化设计的一种体现。根据用户的不同阅读场景,如澎湃新闻客户端设置了不同光线强度下的阅读模式,并会跟随手机系统的“显示与亮度”功能进行实时调整。当白天光线充足时,提供浅色背景深色字体的阅读模式,当夜间光线较暗时,则提供深色背景浅色字体模式。

  体验层设计则基于上述探索更进一步,通过一系列延展性设计以满足更趋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一方面是着眼于移情性的易用性设计,以响应式体验为典型;另一方面是着眼于独特性的易用性设计,以个性化定制为代表。

  响应式体验,主要指产品在不同用户情境(或技术情境)中为用户创造移情的一系列交互设计,移情要点在于产品要能“懂用户所想”。例如,新华社客户端在新闻内容页右上角设置了音频播报功能,用户可以直接收听该则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以AI合成主播配合实时音视频开合成报道之先河,让用户不只停留于“阅览”,实现场景化的新闻感知。与之相类似,《纽约时报》在2015年打造首个VR新闻应用并推出一系列虚拟现实报道,用户通过外置VR设备以“第一视角”浸入新闻现场并与场景形成实时互动。在智能化交互场景中,用户以“见证者”而非“旁观者”参与到新闻之中,也更易于移情到这种“临身性”的产品体验之中,身体经验的高度介入促成响应式体验的巨大想象空间。

  个性化定制,主要指依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开展具有独特性和定制性的交互设计,其目标在于为用户创造异质性的新闻接受体验。目前,国内外新闻客户端大多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基本信息及其在平台界面的操作行为(如关键词检索、点击次数、页面停留等)进行数据收集与处理,由此建立用户画像,按需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以算法推荐逻辑进行新闻推流,就是个性化定制的一种典型实践。当然,除了技术层面的个性化定制外,设计层面的探索也能助益于产品延展性的拓宽。例如一些新闻平台会根据用户审美偏好或结合节庆日气氛推出不同类型的主题皮肤,供用户在不同情境中自行选择定义。即使处在同一个平台,无论新闻内容或界面设计都能体现出“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趋向,这是体验层情感化设计的最终目标所在。

  当然,拓宽产品延展性并非没有边界,在精细化各类交互操作的同时,也可能精细化了各类操作风险。对此,情感化设计理应发挥相应的纠偏和保障功能,以体现中介调节性的机制对上述三个层面的用户体验设计进行反馈。

  一般意义上的用户体验设计,往往被强调为一种“正向设计”,即通过交互逻辑的组织积极推进用户对产品的进入和使用,主要出于功能增益的设计动机。而对情感化设计的实践而言,“逆向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思路。因为需要匹配颗粒度更趋细腻的用户需求,相应的设计就应当确保在产品运行不顺利时通过一系列交互策略调节用户情绪,并形成实时提示与反馈。当产品运行出现负面结果,例如卡顿、闪退、无信号、切换账号等,若产品无法及时提供解决方案,就会造成体验感的下滑。适时的情感化设计能够安抚用户情绪、接续产品使用,以“止损”取代“透支”用户使用黏性。在这方面,专门供以无内容界面或异常状态界面提示的缺省页设计是情感化设计的典型代表,通常意义上,缺省页设计也需要加入一定的设计或叙事元素以友好告知用户可能的运行障碍(见图3)。

  再如,多数新闻产品的个人主页都提供了“用户反馈”功能模块,既会针对如字体调整、推送设置、终端设备适配性等常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也会设置专门的通道以供用户实时提出个性化问题。由此可见,对新闻产品开展情感化设计的创新动力,不仅体现在新闻生产本身,也广泛地包含平台运营等其他组成部分。有质量的交互设计应当能在用户与产品之间充分发挥中介调节作用,进而助力于一个友好的新闻产品使用环境的营造。

  好的情感化设计理应“润物细无声”,以易用的设计驱动友好的体验。从本文的考察来看,情感化设计的创新实践已经表现出三种影响互联网新闻产品设计的重要趋势:其一,用户对新闻产品的使用,从过去纯粹的新闻内容接触逐渐转向今天包含内容和体验等多维用户需求的匹配,从长远来看,能否在产品设计层面实现“精耕细作”会成为影响新闻产品迭代的重要因素;其二,情感化设计不仅指涉设计本身,正在不断被纳入新闻生产、策划、运营的各个流程,对于新闻的传播效果取得产生着实质性影响;其三,新闻生产者在今天,更多了一重“产品经理”身份,其角色既需要“懂新闻”,也需要“懂产品”,情感要素是两者之间共通的话语,但又有各自的实践侧重。也因此,新闻产品较之其他互联网信息产品,对其的情感化设计会体现出相对特殊的要求,对此的关切也要形成准确认识。总体而言,伴随新闻业的转型,结构性地变革新闻从业思路已经成为一个显在命题。本文的探讨仅仅是一个起点,也希冀从产品设计角度为新新闻业态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视角。

  *本文受到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19RXW133)

  [1]何天平.“交互即信息”:互联网新闻产品交互设计基本理念与创新路径[J].中国出版,2019(20)

  [3]何天平,白珩.面向用户的设计——移动应用产品设计之道[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4]辛向阳.交互设计:从物理逻辑到行为逻辑[J].装饰,2015(1)

  [5]孙辛欣,靳文奎. 移动应用中的情感交互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35(14)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