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货币史是历史的一部分,研究货币史,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理解历史。”正如货币史和钱币学家彭信威教授所言,货币这个人类经济活动的“润滑剂”,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驱动着人的生存欲望、生命的冲动、渴求、执迷乃至疯狂。它为我们显示了人类社会历史进化与提升的符号,同时也彰显着它给人性的充分发展、人性的异化及其损伤所带来的历史见证。在《中国货币史》中,彭信威不仅论述了货币产生并发展至清朝的整个历程,还勾勒出中国经济史的演变,呈现出独特而悠久的中华货币文化,内容涉及不同时期的货币制度、货币理论、货币购买力、信用和信用机关等,对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信息、币制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思考和处理当代货币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彭信威认为中国的货币,不但产生得早,而且独立发展成为一种货币文化,两千多年没有起本质的变化。他说,自从货币的铸造发行权落入统治者的手里,货币便成为统治阶级剥削人民的工具,用现代的眼光看,中国古代的货币,是没有制度可言的。首先是货币的各种职能“不集中于一体”,金银在中国只是“有宝藏价值的工具”,“只具备货币的形式,目的不是流通”。其次,铸造和流通的地方性,不仅“古代钱币的铸造,是由各地办理”,到了近代还是这样。第三,铸造技术不进步,“一向是用手工”,加上“私铸”盛行,钱币的成色、轻重各异。第四,钱币的重量,几乎稳定不变。大量的史料证实,“不要为这种现象所迷惑,以为中国几千年来的币值是稳定的,物价也是稳定的”。
钱币虽小,却关系着人类的社会活动,其中的学问极大。在《中国货币史》中,彭信威率先提出“钱币学”概念,并将中国的货币历史纳入中国古代的普通知识和政治史。要深刻理解中国货币制度,梳理其形制演变自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洞察其内涵。在“绪论”中,彭信威开宗明义地点出了中国货币制度演进的原发性与独特性。而在论及南宋纸币与铜(铁)钱的关系时,他又进一步指出,“铜(铁)钱都是作为纸币的辅助货币,有时用来支持纸币的购买力”,因为后者本身毕竟具有实际价值。彭信威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让人们透过看似纷乱、有时还显得有些刻板的中国货币金融演进过程,真切地领略到包含其中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微妙牵系。关于货币的研究,彭信威不是以货币理论为重点,而是以货币史和钱币学为重点,通过“货币政策”“货币购买力”以及“货币研究”和“信用和信用机关”,条分缕析地解读了中国货币的原始形态和它的各种发展形态,并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历代政治、经济和财政状况。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牲畜、兽皮、五谷、布帛、珠玉海贝、龟壳、农具等,都曾作为物品货币而起到重要作用。从中国的文字结构上,也可以看出贝和价值的关系。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多带“贝”旁。所以在中国文字形成的时候,贝壳已是一种价值的代表了。彭信威认为,在殷周期间,贝已取得了货币或准货币的身份,甚至是以贝为主要的支付工具。通过翔实的史料分析,彭信威进一步指出:“贝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使用的演进,大概经过两个阶段,先是作为装饰品,这应当是殷商以前的事;其次是用作货币,这大概是殷代到西周之间的事。但它取得货币的地位之后,仍可作为装饰品,正如同后代的金银一样。”
《中国货币史》的最大亮点,是作者重点关注了货币制度与购买力的变化。“货币制度的善恶成败,既不在于钱形的美观与否,也不在于单位的大小轻重,而要看货币的购买力能否维持,使其不致搅扰人民的经济生活。”彭信威认为,货币形制只是货币制度的“躯壳”,流通情形尤其是购买力才是其“生命或灵魂”。在《中国货币史》中,彭信威多次用货币的真实购买力来衡量各朝代的货币价值,这是彭著《中国货币史》的重点,“一种新的尝试,花的时间最多,占的篇幅也最多”。正如他在“绪论”中所言:“古钱的形制只是古代货币的躯壳,它的生命或灵魂是它的流通情形,尤其是它的购买力。它的遗体之值得我们研究,正如化石之值得生物学家研究一样,那是不可否认的。”
主办: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承办:四川政协报社 技术支持:四川省政协办公厅信息中心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