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宗明明,博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现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2018中国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章”获得者,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养老服务管理咨询专家,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设计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中国好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共建“福祉文化与产业服务研究院”执行院长、2019年 “BeyondBauhaus —— Prototyping the Future”大赛国际专业评审团专家评委。从事高校工业设计教育三十五年,主要关注 与研究:设计基础与思维表达,德国工业设计教育,福祉文化与民生服务。
2019年,“好设计珠海中心”是包豪斯100年德国官方纪念活动“超越包豪斯—塑造未来”国际竞赛及学术活动的中方合作伙伴。大赛共收集到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1500余件作品,最终有20项作品喜获殊荣。宗明明教授表示:“在这些获奖的项目中,我看到百年包豪斯所代表的德国工业设计思想的精神理念在全世界传播、实践和重构现代艺术技术教育体系范式的无限潜力。”
《设计》:2019年是包豪斯建校100周年。作为现代设计教育探索的起点,包豪斯创立了构成基本范式的“设计教育基础课程”。您认为包豪斯为何会产生这样划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宗明明: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德国作为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发源地,以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 Werkbund)、包豪斯(Bauhaus)和乌尔姆(HFG Ulm)为代表的德国工业设计思想,赋予了工业设计强大的生命力,德国工业设计以一种关注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定向、凝聚和推动着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异军突起的姿态引领了欧洲工业设计的高潮,引导设计走向民主、走向进步、走向有利于最大多数的最大利益的和谐发展之路。
包豪斯对于现代设计教育最核心的意义体现在,其创立的“设计教育基础课程”模式成为全球设计教育所遵循的基本范式。德国作为推进现代设计运动的主要国家之一,始终致力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德意志制造联盟促进艺术与工业结合的理想开始,到包豪斯强调设计造型与人的关系,以及乌尔姆所提倡的优良设计。这一系列的演绎和发展逐步确立了以系统论和逻辑优先论为基础的理性设计理论。
雷曼教授(Prof.Klaus Lehmann)曾经讲到,“包豪斯并非奇迹,也非偶然产生及发展,在他工作的德国斯图加特国立艺术学院中,有一位杰出的教员阿道夫.赫尔策尔(Adolf Hoelzel,1853-1934),曾对艺术教育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他倡导的教育理念叫做“Bildnerischen Mittel”;在他学生中包括奥斯卡·施莱默(Oskar Schlemmer)、威廉·鲍姆斯特(Willian Burmester)和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 ),其中后者将赫尔策尔的许多理论,特别是色彩理论带到了包豪斯,并将基础教学做新元素引入。”在包豪斯,他同纳吉一道,开创了著名的“包豪斯基础课程”。伊顿在1920年,曾阐述了包豪斯的教学理念:“基础课程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理解自然的形式以及基本的视觉表达语言。”伊顿与保罗·克里和瓦西里·康定斯基在包豪斯践行了一条艺术与设计教育的革新之路。
后来包豪斯的设计基础课程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关注。包豪斯和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的精典案例 。时至今日,它依然是德国设计理论、教育方法和设计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及生态模式 。我认为,包豪斯划时代的意义就体现在其构建和创立的“基础课程的形成”,这也是包豪斯精神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特质。
《设计》:包豪斯曾在设计教育基础课程中设置结合了建筑、设计、手工艺、绘画、雕刻等跨学科的授课内容,您认为这种跨学科的教育思想是否适合当前本科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如何适应当今社会环境,重新思考课程设计中跨学科的意义和价值?
宗明明:人才培养与课程教育体系密切相关,其目标手段应与教育机构的研究、应用,职业需求,以及同质化与差异性特点有关,其产生的原因应同所处的时代、历史、文化有关。设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目前主要聚焦于三方面,分别是:探索平衡的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体系,注重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关系,建立国际化的教育模式。而我认为从更具体、更直观的角度来看,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秉承包豪斯“以人为本”的理念,着重于为“人”的需求服务。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在中国“一带一路”创举的开拓中,现代设计教育内容多元属性和多学科结合特质更为凸显,跨学科的基础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包豪斯的理念已经对德国工业设计思想的过往历史进行了概括与凝练,而100年后的今天这个思想的要义正随着时代的要求发生着改变并被重新阐释。2019年9月,我参加了德国创意领地(Deutschland—Land der ldeen)举办的“超越包豪斯,重塑未来”国际设计大赛专家评审团的工作。大赛的主题有助于我们理解21世纪的包豪斯精神,其中之一就是“重塑未来”。
2019年3月,“好设计珠海中心”作为包豪斯100年德国官方纪念活动“超越包豪斯—塑造未来”国际竞赛及学术活动的合作伙伴之一,有幸邀请到“德国创意领地”的文化交流学者Marin Rendel先生来华,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相关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超越包豪斯—塑造未来”工作坊。本次工作坊活动的主体分别是:一、过去。在历史上包豪斯是什么?包豪斯给后人留下了什么?二、现在。我们今天处于什么位置?我们社会的状况如何?三、未来。我们如何畅想未来?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将如何做更好的设计师?
从汇总包豪斯过去的遗泽和现在的影响,到做好理解和激发创意做准备,最终形成了名为—“为了更好的未来”的整体概念设计方案。该工作坊共邀请25名不同专业的学生和部分企业设计师参与,同学们将他们各自的专业技能进行整合互补,在研究分析、概念推导、路演汇报、讨论和团队协作中完成了各自主题,工作坊的教学与交流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卓越的结果。由此可见,跨学科的合作、挑战和启发对于设计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包豪斯思想从百年前“以人为本”,发展到百年后的“重塑未来”,无不体现出包豪斯设计思想对人的需求的关注,这也是包豪斯的精神代代传承的表现。从历史、文化、社会各个视角来看,战争、和平之外,人类关注的焦点就是生存的质量、生活的方式、生态的未来。人类对物质需求的升级、科学科技的发展、替代品在市场上更迭、助力产品、新的时空变化、人工智能等等都影和响改变现代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使用方式。
百年之后,包豪斯的观点、历史、精神在我们生活的当下,对现在的设计人才培养,包括课程体系以及教育的目标与手段的构建都依旧产生着深切的影响。如何实现以设计教育提升人类生存质量,从而培养足以承担未来人类需求的、高品质的设计人才,就是我所理解的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确立的意义和价值。
《ENTFALTUNGEN》P24——源自斯图加特艺术学院雷曼教授基础课
《设计》:您发表过题目为《乌尔姆设计教育体统研究》的论文,请您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乌尔姆设计教育体系如何延续包豪斯精神?
宗明明:乌尔姆设计教育体系对包豪斯精神的延续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其对包豪斯的传承是建立在“批判与选择“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乌尔姆发展了包豪斯的精神并开创了系统设计方法。
在20世纪初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及之后建立的包豪斯学校,明确阐释了其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广泛的民众,强调设计的理性与功能性、逻辑性与技术性。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乌尔姆设计学院(Hfg Ulm),创造性地提出了“设计在未来承担的社会角色”。在强调科学技术在设计中的核心价值的同时,把人的行为活动作为设计的基础,用理性与科学来引导设计实践。
德国的功能主义是建立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之上的深层次人文关怀,这种人人都可分享产品设计的成果与产品良好的服务追求,奠定了设计伦理的一种思维传统,是德国文化民族主义运动所激发的社会民主意识在和平时期的进步和升华,是德国工业设计中的一个突出的特质。
德国的功能主义之于设计理念的主要影响,在于三个方面。一、对功能的强调是德国工业设计思想的主导理念。二、对社会民主意识的强调是德国工业设计思想的突出观念。三、对道德责任意识的强调是德国工业设计思想的核心原则。设计以使用者的幸福为目标,以义务与良知为基准,将设计关注的重点指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和环境需要。思考和总结产品的安全、寿命、质量、环境等问题,从而在最广泛的生活接触中,给予大众最深刻的美和秩序的道德重塑,这便是德国工业设计始终坚持的道路。
而乌尔姆设计学院 ,正是通过了学院的理性主义设计教育 ,培养了新一代的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学院完善了包豪斯设计学校开创的现代设计教育的模式 ,在批判与选择、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理性设计的原则 ,开创了系统设计方法。
1958年,当乌尔姆设计学院已经具有了足够的自身特征时,第二任院长马尔多纳多在《乌尔姆》杂志的一篇文章中阐明了对包豪斯的教育观点,即艺术教育应通过艺术教育、通过行动教育和通过实践教育来实现。这就是我们能从包豪斯前辈的教育思想方式中获得的永恒不朽的遗产,这清楚地表明——包豪斯并不是奇迹。同时,它他还谈到:“这一教育哲学理论现在正处于危机中 ,它不能接纳新的、富有活力的科学进步 ,以解决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应以实证为准则并作为基础,其倡导思想是以培养科学的合作者为目标。”
至此,乌尔姆设计学院逐步成为德国功能主义、新理性主义和构成主义设计哲学的中心。迄今为止,乌尔姆所形成的教育体系、教育思想和设计观念依然是德国设计理论、教育方法和设计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历史性贡献在于第一次全面构建证实了培养掌握科学知识和工业技术的艺术设计师的可行性,教学与工厂企业合作开发产品设计的实践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乌尔姆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汉斯·古格洛特 (Hans Gugelot ,1920~1965) 是系统设计理念的奠基者。1955 年他开始与布劳恩公司合作,创造了设计艺术教育与企业产品设计开发的成功典范。
《设计》:乌尔姆设计学院实行“设计与制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当今设计教育在此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有哪些可以借鉴与创新的部分?
宗明明:我对于包豪斯的“设计与制作一体化”模式的理解:设计本身就是思考,是思维表达的过程。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包豪斯确立的现代设计基础教学体系来源于德国斯图加特造型艺术学院,强调的是造型的原则与材料、工艺、技术有密切的联系。乌尔姆(HFG ULM)的设计基础教育是建立在包豪斯的体系基础之上的,其更强调设计实践在设计基础训练中的作用。把抽象的造型训练与材料、工艺、技术的发展更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尤其是在与布劳恩公司的成功合作中,设计生产出了一批至今仍可称为影响产品设计概念、体现德国制造的经典产品。
功能主义的代表就是系统设计的体系,这也是应用学科典范。1951年到1960年期间德国工业化历程拉开帷幕,布劳恩案例开创的校企合作、产研结合模式顺时而生,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汉斯·古格勒特的工程师的背景,将设计创意同工业模块化相结合,使设计的工业化属性更为完整。
如今的设计教育模式在秉承包豪斯精神的基础上,应提倡在教育过程中“用脑思考、用手实践、用心体验”,我认为这一点至关重要。“用手实践”不难理解,有句德国谚语,“在干中学”,就是这个意思。即很多的学习是在操作中实现的,人类的很多宝贵的知识也是在实践中总结的。而另一观点“用心体验”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格外关注的,在“研究-教学-实验-实践”的过程中,思考产品同人的需要的关联,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不单一的依靠个人技巧,尽量避免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错误。只有用心的感受产品、设计同人的关系,才能最终规避设计、产品的同质化,使产品与设计具备“创新、创造、创意”的灵魂。
《设计》:作为省级精品课《设计思维与表达》的课程负责人,您认为包豪斯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关于设计教育思维的启示? 这些思想如何在中国的设计教育中进行扎根与传播?
宗明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李乐山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谭平教授、同济大学林家阳教授为代表的海归专家学者们,三十多年来从不同视角对德国工业设计思想及教育理念进行了传播与实践,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中勤奋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起到了中国设计教育中西交融、承上启下的领军作用。此外,2010年以包豪斯作品为主体的西方现代设计收藏落户中国美院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使中国民众和研究者得以全景式目睹西方现代设计流源轨迹;尤其是2019年,“第二现代性的颜值;博朗设计1951-1967”回顾展的成功举办,使得极具文化价值和文化教育功能的研究文献与展览为德国工业设计思想及教育理念中国化研究及中国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研究和借鉴平台。
德国工业设计思想在的传播伟业中,特别需要提及的是斯图加特造型艺术学院前院长克劳斯·雷曼教授(Prof.Klaus Lehmann),他自1985-2016年间来华讲学,30多年从未间断,通过工业设计的理念与设计基础教学经典案例教学,为德国的工业设计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德国设计教育重视全面的设计实践。设计基础训练的核心是“在实践中学”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实践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强调正确的思维方法至关重要。
雷曼教授的设计基础教学很具有现代德国工业设计教育的代表性,其表现为:1.强调思维的扩展、方法的选择、语言的表达和对问题的分析与归纳。其宗旨是拓宽思维领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的目的是使观察敏感化,发展造型原理,并使其规范化,从而使其过程易于理解,拓展思考模式,提供有关技术知识,使学到的基础内容直接用于实践。
3.倡导从思维、观念、材料、工艺及视觉表达上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地有步骤、有目的性的整体训练。
4.课题设计应从本质出发,开发创造力,抛开形式条框的束缚,应是正确设计思维的引导过程。这些问题在设计基础中极具代表性和启发性,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会有助于理解正确的设计思维方法,从而建构出一个完整的设计思维与表达的体系。对我们而言:重新审视全球环境生态与社会问题,建立可持续的设计教育体系、明确设计教育与民生服务目的,为人类社会的生态发展未来的真正需求的“思维与表达”,已成为中国设计教育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注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北宋著名教育家李觏将为师者的作用评价为“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正如雷曼教授在《设计教育 教育设计》一书中所说,“教师是教育和文化发展的软件,只不过他们的价值被低估了。”
《设计》:包豪斯之所以被奉为现代设计的经典,其崇尚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现代设计有着怎样的意义和启示?
宗明明:我想引用包括我在内的几位参加“Beyond Bauhaus - Prototyping the Future”国际设计大赛的评委和组织者的采访发言来进行解答。
赛会主办方,德国创意领地首席执行官 Villa女士认为,“对设计的执念所产生的冲动,带来了社会的改变,这种改变往往伴随着对实验的热情。这就是包豪斯所代表的精神理念。即使是在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在许多文化圈内都一直保有着包豪斯的理想。在他成立100年后的今天,对于包豪斯的推崇者、追随者来说,设计意味着为社会的未来承担责任,使之可持续、开放、公平与更具包容性。包豪斯不仅成为德国自由与应用艺术、设计、建筑和教育学的实验领域,也在世界各地传播了他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赛会评委,德国Elektro Couture事务所创始人 Lisa Lang女士认为,“我们需要新的设计和新的解决方案去克服未来的挑战。包豪斯赐予了我们灵感,但是我们不要去抄袭,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新的思考方式。”
以上诸位观点充分说明,“以人为本”的包豪斯精神在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与传承后,时至今日已经升华为全新的理念。它要求设计的参与者们应当是“面向未来的”且对社会密切关照,为当前紧迫的生存问题提供有创意的答案。对包豪斯百年的精神,应当予以超越与重塑。其具体实践,涉及从观念到行动,从课堂到社会,从教育到服务,从民生到福祉。我认为:“在所有对包豪斯永恒影响的解释中,最令人信服的是:包豪斯通过对形式和功能的探索和完善,产生了多种获得和保持与时俱进的思维能力的途径。”
《设计》:您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将包豪斯精神更好的中国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发展之路呢?
宗明明:克劳斯·雷曼教授曾对我讲过:“中国的设计教育应该是“中国化”的设计教育,要有对自身文化的理解,要有作为5000年文明历史的文化自信。要认识到文化的差异,保证沟通的质量,对包豪斯精神的沿袭应建立在批判与选择的基础上。”2000年,我应雷曼教授邀请第一次赴德访学,教授对我所从事的德国设计基础教育的研究方向给予了肯定,并在我们驱车去往乌尔姆路上的交流中讲到,“中国设计教育对德国工业设计思想,尤其是包豪斯的精神的接受应该是一种变化的承袭。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和中国的学子数量众多,发展机会与前景亦为广阔。在这样的背景下,做事应该从细微处着眼,不要贪大,要明确自己所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并为之而不懈努力。”
对包豪斯精神的探索、实践与重构中,要拓展时代的视野,推进观点的交融,加快成果分享与转化,补充和完善设计教育的体系。从传播到接受,从实验到体验,应通过置换主题来改变设计课程的思维模式。
纵观德国工业设计思想形成的轨迹,对于德国工业设计来说设计的责任不仅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衡量,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是以一种更负责任的态度对现代科技所引起的环境及社会问题而进行的反思。设计行为的选择与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面貌。
德国工业设计思想主导理念是对功能的强调;其突出观念是对社会民主意识的强调;核心原则是对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的强调。学习研究借鉴德国现代工业设计思想,兼收并蓄中外设计思想精髓,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设计教育中的成就和误区,这构成了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设计教育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引导中国工业设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走向设计强国,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设计》:当今人工智能、纳米科技等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涌现,就当下中国的设计教育而言,如何能够引导学生在设计项目中理解和应用这些科技成果,思考和重塑未来生活方式?
宗明明: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以几个案例作为解答。为纪念包豪斯百年,2019年3月,在德国外交部、乐透基金和SAP公司的赞助下,由德国创意领地(Deutschland—Land der ldeen)文化空间、柏林Rosendahl文化管理机构、柏林通讯与设计应用科技大学、中国好设计珠海中心、以色列耶路撒冷贝扎莱尔艺术设计学院等机构的共同支持下,开启了“Beyond Bauhaus - Prototyping the Future”国际设计大赛的征程。
此次大赛设定了4个探索方向:设计应该如何改变世界、服务社会?;人们当下所面临的设计挑战会来自哪里?;设计师们(建筑师、时尚设计师、视觉传达设计师……)、技术研发人员对于可持续、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愿景是什么?设计作品如何引领时代发展的设计理念,如何作为设计领域对当下社会、生态、全球挑战的回应?并要求参赛方案围绕上述主题展开,聚焦于一个或大或小的重要社会问题,帮助世界变得更加健康、公平可持续和更加美好。
大赛宗旨是培育出面向创造美好未来的最优方案,并能帮助参赛者们获得更大的知名度和更广泛的传播。大赛为参赛者提供了6组选题,分别是:如何让我们的城市更健康成长?;如何保证人居及其生活质量?;如何实现流通人群中的环保可能?;如何减少塑制品泛滥所带来的污染?;如何既能舒适着装又不影响他人?;如何能产生创意的、前瞻的、潜在的、社会影响力的设计?
大赛共收集到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1500余件作品,来自中国的有250余件。经过赛会独立专业国际评审团的专家评审,最终有20项作品获奖。我作为大赛评审团唯一的一位来自中国的评委参与了最终入围作品的评核工作。在最后获奖的20件作品中,中国唯一的获奖作品 “为残障者设计的智能手机”来自于中国SUWU设计工作室(图10 ),其中有三件作品让我记忆犹新。
2019年8月中德工业设计教育四十年亲历践行者--师生重逢在德国斯图加特
第一件作品《以大自然为建筑设计蓝图》。他是斯图加特大学计算设计与建造研究所(ICD)和建筑结构与结构设计研究所(ITKE)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仿生学研究为德国海尔布朗的联合园艺展览研制的一个展示空间。这个空间造型宽23米,重量是与相应的钢结构装置的1/6,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高性能的轻量结构体。在材料方面,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依托仿生学技术,使用高密度生物结构纤维,金属与高密度纤维组织的完美结合使材料更为轻盈与牢固。在构建原理方面,这是一种由计算机人工智能于大自然中提取的构建原理组合而来的全新建构系统。其支撑结构是由机器人以一种加性制造过程的精准方式制作出来的纤维复合组件。这是一种高度创新纤维构建,它预示着建筑的未来。
第二件作品《漂浮的未来-水面农场》(AYA)。来自德国和荷兰的项目团队充分利用了水耕和气耕的协同效应,将他们结合成为一个自主的、可持续的系统,实现水产饲养同果蔬种植在养分供给方面的循环利用。通过对水产饲养过程中富养废水的模块化生物处理形成营养液和净化水。其中营养液进行雾化处理以促进果蔬根茎的吸收,而净化水重新返回水产养殖水体,形成一个相对闭环的生产循环。整个处理的模块系统可以轻易的拆卸、组装以方便运输与安装,能源系统由太阳能供电。AYA项目所提供的解决方案为人类解决食物生产问题的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可循环的办法与思路。
第三件作品《为边远地区提供电力和照明》。这是一个通过将热能转化为电能进而提供电力的创造性的项目,旨在使全球近200万至今无法获得现代能源服务人群的生活得到改善。来自柏林艺术大学的产品设计团队研发的设备“IGNIS”(热电导体)可以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并存储、转化成电能。为偏远地区、应急区域或受自然灾害侵袭区域提供电力支持。这一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IGNIS”所依托的热源体的形态比以往更为多元和复杂,无论是燃烧的火炉,亦或是酒精和油脂的燃烧都可以为其所用,并最终转化成为电能。
从以上三个作品我们可以看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应该是一种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愿景,以人实现人类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面向人类未来需求为导向的多元结合模式。
部分研究内容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德国工业设计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实践与重构》(项目编号:13GB059)资助。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