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今年,常州大学将连续第三次参加紫金奖·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截至目前,该校已搜集到322件学生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维度,体现了艺术与时代、科技的融合。
环境设计专业研二学生周生澳,在去年暑期赴南通海门进行为期两周的学习采风时,对当地农村的老建筑印象深刻。回到学校后,他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拿出了一套老旧乡村改造方案。
周生澳说:“作品名字叫《暮去朝来——建筑的老去与生长》。我认为设计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也在于通过我们的设计,来延续和重生。我制作了一个一分半钟的动画漫游视频,从原场地遗址现状出发,一步一步记录建筑的老去过程以及重生过程。保留老房子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以其时间流逝的方式记录故事,存留情感。”
常州科教城兴建于本世纪初,集教育园区、科技园区于一体。20年来,无数学子在这里,成长、成才,给常州科教城输入了源源活力。为了体现出“科教人”与“科教城”共同发展的理念,学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拍摄、制作了微视频《步履不停》。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白雨昕说:“选用‘脚步’为关键词,以个人视角,讲述她学习成长的过程,最终来到科创港开始科研工作。也在侧面介绍科教城的组成和发展,以小见大。”
公共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将目光投向了海洋保护。作品《逐浪者》,是一个临时性海上漂浮装置。它的外表像一只鲨鱼鳍。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黄庆煜说:“从其材质上看,彩色的花玻璃,是对海洋上玻璃的再利用。而太阳能板则是寓意着取之自然、还于自然的一个概念,内部则是对于海洋塑料垃圾的一个再回收。”
视觉传达设计的学生,则为江苏泰州的一款老字号糕点,做了一套IP形象设计。除了包装盒,该设计还可延展应用到折扇、围裙、纸杯、靠枕上,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颜婷钰说:“我们的设计是以扎根传统、与时创新为理念,力图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贡献。”
美术设计类专业是常州大学传统的品牌专业群之一,近年来,学校秉承人才培养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全面激发学生艺术创作兴趣和潜能,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将以参加第四届紫金奖·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为契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贾韬介绍:“我们学院93名老师,每一名老师都有辅导学生参与到这次活动当中去。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参加本届紫金奖·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能够拓展我们平时学习的一些所得。同时,也能开阔眼界,能和省内乃至全国其他高校的师生,一起交流研讨。”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