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

刘嘉麒院士:科学性是科学普及的灵魂

时间:2023-05-05 00:40|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存在科学,无时无地不需要科普。从近年来各类优秀科普作品奖的参评作品中可以看出,我国科普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数量稳步增长,种类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动人,水平日趋提高,原创作品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凝聚了每一位科普人的心血,值得每一位科普人自豪。

  但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公民科学素养总体偏低的国家来说,我们科普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 我国的科普事业依旧任重道远。

  我国科普事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有些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以科学性、应用性、趣味性、艺术性、通俗性、时代感等要素来衡量科普作品的优劣,排在首位的要素应该是科学性。

  科学性是科普作品的内涵,是科普的灵魂。如果科学性出了问题,即使表现手法再好、艺术性再高、趣味性再强,这样的作品也是不合格的,甚至具有欺骗性。

  当前不少科普作品和科普设施本末倒置,形式上搞得天花乱坠,科学性上却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缺乏科学内涵。有些作品“下笔三千,离题万里”,文字很多,却不知所云;有些作品文笔优美,但却缺乏科学内容。例如一些影视科普作品,画面唯美,很有艺术性,但却没有涉及科学道理。与其称之为科普作品,不如称之为景色宣传片。另外,在一些科学文艺范畴的传记类作品中,作者把科学家生平事迹描写得淋漓尽致,但很少着墨于主人公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成就,让人读起来更像文学作品而非科普作品。

  二、缺乏科学依据。现在的很多科普作品所引用的概念、数据、理论等的出处,其准确性无从查证,不仅科学性受到质疑,而且存在着知识产权问题。有些作品虽然也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但对科学知识的运用似是而非,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有些作品为了吸引眼球,将道听途说的言论当作科学依据,哗众取宠,夸大其词。

  三、知识陈旧老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科学原理、方法、数据等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提高,新的科学知识层出不穷,但一些科普作品所引用的科学知识却是陈旧的、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

  四、伪科学。有人把非科学甚至反科学的内容披上科学的外衣,以唯心的理念或庸俗的故事说明一些自然现象,给人们以错误的认识,蒙蔽公众,具有非常严重的欺骗性。从近几年的一些热点事件和市面上屡禁不止的伪科学出版物可以看出,伪科学的危害依然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科普力度不够大、科普面不够广、科普不够及时,给伪科学的传播提供了空间和土壤。

  上述问题,不仅出现在出版物中,同时也出现在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场所的展品中,出现在媒体的宣传报道、广告和旅游景点的解说词中。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思想水平都有所提高,相关公共场所、媒体以及景点须顺应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本着面向群众、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提升其相关展品和宣传报道的科学内涵。

  要解决上述问题,加强科普的科学性,必须从科普创作的源头抓起,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普。第一,促进创作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科普作者要树立科学态度,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和文责自负意识,对于重要的科学成果、科学数据、科学资料等,必须注明出处,不能抄袭他人作品,更不能剽窃他人的成果。第二,强化出版部门的编审制度和职责。出版部门要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出版物的高水平、高质量。

  一部好的科普作品,是科学、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高度集成和结晶。在科学方面,不仅要获得专家认可,而且要有易读性和趣味性。要保证作品的科学性,最好的创作者应该是科学家本身,特别是那些既有科学素养,又有文学、艺术修养的科学家。实际上,国内外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大都出自著名科学家之手,媒体或出版界中涌现出的优秀作者也都有深厚的学术背景。

  科学普及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科普的营养和精髓主要来自科研的成果。科研的水平决定着科普的水平;反过来,在科普中又会发现新问题,对科研提出新要求,促进科研的发展。科研的灵魂是创新,是探索,充满着疑问和求证;科普则是把科学家取得的科研成果分享给民众,其主要任务是推广,是传播。传播形式需要丰富多样,需要创新,但在传播的内容方面,最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尊重,是把人类已经取得的成熟的科研成果传递给民众。真理的传播不能随心所欲,在传播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和科学技术时必须准确。对于尚存争议的知识传播,不是科普的主流,即使传播,也要摆事实、讲道理,尊重客观事实,而不能主观臆断,强词夺理,误导民众。

  人们常常形容攀登科技高峰如同攀登金字塔,能达到塔尖的人固然荣光,但是这样的人毕竟很少,并且如果没有塔基、塔身的坚强支撑,塔尖是不可能鼎立其上的。塔基越广大、越牢固,塔尖才能越高、越稳定。要建设我国的科技大厦、科技高塔,还要从基础抓起,而基础就是教育,就是科普。(作者刘嘉麒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今年首场月食将于本月5日登场,这是一次半影月食,届时,月亮的“脸色”会经历一场从亮变暗,再从暗变亮的演变,我国可见全过程。天文科普专家表示,这是一次月球进入地球半影比较“深”的半影月食,差一点就成了月偏食,感兴趣的公众可尝试观测。

  世界气象组织3日发布最新评估报告说,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评估报告说,异常顽固的拉尼娜现象持续三年后现已结束,热带太平洋目前处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ENSO)中性状态,既不是厄尔尼诺现象也不是拉尼娜现象。

  “此次锦标赛成功落地上海金山,是金山发展无人机产业的机遇,我们争取每年都举办这种高级别的赛事,进一步助推金山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比如,在无人机飞手培训方面,基地引入了上海翰动浩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但CEBRA不仅限于视觉皮层神经元,甚至大脑数据,它还可用来预测灵长类动物手臂的运动,并重建老鼠在竞技场上自由奔跑时的位置。它的优势还在于它能够跨模式组合数据,例如电影功能和大脑数据,并且它有助于限制细微差别,例如由数据收集方式带来的数据变化。

  “吃瓜群众”果实蝇遇上了烦。一次偶然机会,吴伟坚团队发现果实蝇把卵产在百香果里,卵无法孵化出来。”论文责任作者之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郑丽霞博士补充,内窒息导致果实蝇的胚胎发育停滞,除个别卵外都不能孵化并最终死亡。

  截至目前,城堡滩生物群已发现的多种生物,涵盖海绵动物、刺细胞动物等多个动物门类。城堡滩动物群揭示了海洋生态平衡系统从寒武纪捕食型主导向古生代滤食性动物主导类型转变的新阶段。

  作为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体育馆之一,位于四川成都的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体育馆具备“冰篮转换”功能,可在4—6小时内由冰球场转换为篮球场。”在“冰篮转换”中,冷却水流进制冷管道后可使地面温度降低,从而给冰面形成创造条件。

  论坛以“服务现代政府治理体系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领航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以数字城市建设为着力点

  4月26日,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云生态大会数字政务与数字社会论坛上,由中国电信、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光明网联合编写的《5G融媒体应用研究报告(2022)》(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正式发布。

  杭州亚运会将着力打造“智能亚运”金名片,进一步完善以赛事综合指挥大屏和参赛端“杭州亚运行”、观赛端“智能亚运一站通”、办赛端“亚运钉”组成的“一屏三端”数字化服务体系。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上线亚运会碳中和数据管理平台,基本完成亚运场馆建设阶段碳排放核算。

  1960年11月5日9点02分,一声轰鸣刺破戈壁的宁静,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东风一号”从西北大漠导弹靶场冲天而起。导弹飞行7分31秒后,准确命中554公里外的目标,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从这一天起,中国彻底结束了没有导弹的历史。

  中国科协、科技部日前联合发布通知,决定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豪感、获得感、认同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发展,智能交互、情感计算、知识交互等数字人技术逐渐成熟,数字人技术已成为数字化应用新风口。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董万成在27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能源消费持续回升,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扎实推进,一季度,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以“数字赋能 全民共享”为主题,2023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27日在福州举行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上启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将同期举办本地区2023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

  研究人员表示,新型凝胶似乎触发了小鼠身体在对抗胶质母细胞瘤时难以自行激活的免疫反应。

  为使离子变得非常冷,海勒兹团队用激光照射离子,使其失去足够的能量,变得几乎和绝对零度一样冷。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目前咱们存在感染风险比较高的,还是之前没有阳过,没有感染过的,以及没有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因为他们的相对抗体水平会比较低,感染风险会比较高。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一般在户外,我们这个空气流通比较好,都没有问题,尤其咱们要照相、活动都不用戴口罩,这个没有问题。

  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27日在福建福州拉开帷幕。

  这些技术极大扩展了可用于古DNA研究的样本范围,将有力推动人类学、进化遗传学与群体遗传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

搬家公司 搬家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