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本专业主要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应用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严格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的应用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项目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卓越工程师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够从事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服务等相关工作的计算机软件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适宜在学校、科研单位、IT领域从事教学、科研、软件开发与软件项目管理方面工作。近三年,软件工程专业就业率达到98%。
网络工程(省示范性应用专业群)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的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就业方向:适宜在学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教学、网络管理、网络工程设计与开发、网络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近三年,网络工程专业就业率达到96%。
智能科学与技术(省示范性应用专业群)该专业是新开办的专业,主要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具备智能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能力承担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研发、智能制造系统构建、机器人应用等相关任务,能胜任政府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数据分析、智能系统研发、智能技术咨询服务等相关岗位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应用人才。就业方向:适应在政府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数据分析、智能系统研发、智能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
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计算机视觉(智慧城市创新实验室)、信息安全(涉密信息实验室)、机器人控制(机器人仿真实验室)、大数据处理等多个特色鲜明学术研究方向。
在教学科研平台搭建方面,学院现有智能制造仿真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经信委认定的软件使用人才培训基地、厦门市机器人应用与仿真架构工程技术中心、厦门市计算机涉密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
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100余项,省级奖100余项。
学院围绕“厚基础、宽口径、求质量、重应用”的办学思路,着重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和科研服务教学的导向。大力推动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拓宽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渠道。
其中,产教深度融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近五年,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3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防军事预研项目等国家级课题10项;福建省产学重大科技项目、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级课题23项;福建省教育厅、厦门市科技计划等项目26项;累计科研项目经费超过2000万元。近五年,我院师生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超过200篇,其中被SCI收录68篇,EI收录超过100篇。
我院设有人工智能协会、acm蓝桥协会、网络安全协会,为学生、成员提供了丰富的科学研究、创新创造平台,在此类协会之中,学生将能通过学习得到更多的课外知识,将获得更多的动手创造的机会,并且将拥有更多的展示自我的平台。
1.我院承办的 2019年第十届福建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有省内21所高校的136支队伍参加(每个队3名学生),我校代表队共获1金、3银、11铜的好成绩。
2.我院学子获2019ICPC中国邀请赛(南昌)暨国际丝绸之路程序设计竞赛铜奖。
3.计算机工程学院学子喜获2019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全国二等奖。
5.计算机学院学子在第五届“百越杯”高校网络空间安全大赛喜获“三等奖”。
6.“软银机器人杯”2019中国机器人技能大赛:我院学子喜获机器人接力赛项目的季军和机器人高尔夫球项目的二等奖。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