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分析

【专家成果】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机理分析

时间:2023-04-30 14:43|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提出“供给侧改革”,其在实体空间上的反映就是区域经济总量的扩张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那么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本期《专家成果》推送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CCRL)特聘教授、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安虎森教授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Muhammad Imran发表于《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的《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机理分析》,该文将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结构演进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视角、新经济地理学视角、时空角度进行空间经济解释,详细讨论了区域经济结构演进的基本机理。谢谢安虎森教授的分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

  摘 要:高技能劳动力的转移和空间聚集有助于提升聚集区厂商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使这些产业部门逐渐发展成为新兴产业部门,新兴产业部门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从而单位土地产出高于传统的产业部门。在优势区位竞争中,这些高单位土地产出的新兴部门将挤走原有的传统的产业部门,使原有传统产业部门的生产区位变成高生产率的新兴产业部门的生产区位,被挤出的传统部门则转移到土地价格相对便宜的市郊或边远地区。由技术水平提升导致的产值水平的提升,意味着区域经济增长;原有低效率的传统产业部门的生产区位被高效率的新兴产业部门取代,意味着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高效率的新兴部门挤出低效率的传统产业部门,意味着产业的区际转移,这就是区域经济结构演进的基本机理。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针对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并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进行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一具有指导性、前瞻性、针对性的经济工作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入手,围绕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改革,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其核心是扩大有效供给和调整经济结构,其在实体空间上的反映就是区域经济总量的扩张和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得益于中央政府的倾斜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长期的“人口红利”,我国东部地区获得了快速发展,东部地区也成了我国制造业的主要“聚集区”和经济发展的“隆起区”;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于原有经济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初期无法享受政策红利、难以获得外商直接投资青睐等众多原因,制造业的发展相当滞后,主要充当东部地区的原材料供应地,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尽管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某些经济指标超过了东部地区,但由于经济总量和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持续加大。围绕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主要的主张之一就是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通过利用这些转移来的产业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的换代升级,同时产业的转出又可以为东部地区发展高端产业腾出空间。然而,理论界至今无法清晰地揭示出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结构演进的基本机理,尤其是在某些区位上,高生产率的新兴产业部门如何取代原有的较低生产率的制造业部门,进而实现该区位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现实中,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结构演进是区域发展的两个方面,二者无法分割。遗憾的是,至今许多研究把这两者割裂开来了。有鉴于此,本文将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结构演进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讨论区域经济结构演进的基本机理。我们将首先讨论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空间经济现象时的缺陷问题,然后从时空角度分析空间经济现象的基本理论,重点解释区域经济结构演进的基本机理。

  新古典的区域增长理论,一般解释为是有关提高收入水平和区际收敛的理论。本部分中的霍伊特模型和哈罗多-多马模型,强调需求因素是区域经济增长因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主要的驱动力,博茨和斯坦的模型强调区际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输出基础模型也称“霍伊特模型”,20世纪30年代,受德国联邦住房管理局委托,霍伊特建立一个简单的包含一个输出基础部门和一个自给部门的城市模型以预测城市发展[①];20世纪50年代,诺斯把霍伊特基础模型中的城市经济变量改为宏观经济变量,使输出基础模型成为研究区域经济现象的重要模型[②]。输出基础模型认为,市场规模很大的经济体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经济增长,但市场规模较小的经济体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经济增长,其经济增长常常与外部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区外需求主要通过对当地产出的乘数效应和对当地基础生产部门就业人数的乘数效应带动本地经济增长。该模型利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揭示了区际贸易需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生产专业化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凭借这种专业化生产能力,该区域可以向区外市场提供专业化的产品,不断扩大区外市场。

  输出基础模型研究了市场容量较小的经济体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强调了区际贸易对市场容量较小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该模型的重要启示是,通过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专业化部门,增强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但该模型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尽管该模型强调专业化生产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但它无法解释这种专业化生产能力的形成问题。其次,输出基础模型认为供给不存在短缺,只要外部需求增加,区内就有足够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立即扩大生产。但现实中,不可能每个区域都拥有足够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因此外部需求的扩张在短期内可能导致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产出量的扩大。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③]认为,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影响全区域投资水平的储蓄率以及反映生产率水平的资本-产出率。后来,理查森利用该模型解释了区域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④]。改造后的哈罗德-多马区域经济模型认为,如果区外资本输入能够弥补储蓄与投资之差额,那么在投资超过储蓄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不同于把区外需求视为区域经济增长引擎的输出基础模型,该区域经济模型认为来自区外的投资活动是推动本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有限的区内储蓄、较低的资本-产出比以及负向贸易平衡是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该模型的逻辑,经济体不仅可以利用区内的储蓄进行投资,也可以从区外输入资本进行投资;当区内消费能力低于生产能力,进而存在大量储蓄剩余时,资本输出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同理,劳动力短缺的区域可以通过输入劳动力解决劳动力供需不匹配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当区内资源短缺时,输入区外资源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这同时意味着通过输入区外资源,可以实现区际发展差距的收敛。

  根据哈罗德-多马区域经济模型的逻辑,欠发达地区是资本的净输入地区,但该模型无法解释这种吸引资本的能力来自何方的问题,从国家角度来考虑,则可以利用高利率等宏观经济政策变量来解释这种吸引力,从区域角度来考虑,则可以利用区位条件的优劣来解释这种吸引力,但该区域经济模型考虑的经济空间是均质空间,不存在区位优劣问题,因此就无法从区位条件的优劣来解释这种吸引力的区际差异问题。其次,尽管该模型提出了区际生产要素的转移问题,但它没能揭示生产要素区际转移的机制,因为该模型并不是为了解释生产要素转移问题而设计的,它缺乏有关生产要素转移的基本机理的解释。再有,根据该区域经济模型,区际发展差距是可以收敛的,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一方面,许多欠发达地区是资本的净输入地区,这些地区利用这些输入资本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区际发展差距是可以收敛的,另一方面,这些欠发达地区又是劳动力的净输出地区,劳动力的大量输出是因为这些地区实际收入水平很低,且这些转出的劳动力中的大部分是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力资本,这意味着区际发展差距又是发散的。该模型无法解释上述似乎相矛盾的现实。

  输出基础模型和哈罗德-多马的区域经济模型,主要是从区外需求和区外供给角度解释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不同于这两种模型,博茨和斯坦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模型[⑤]所强调的是生产要素区际转移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尽管哈罗德-多马模型也涉及到生产要素转移问题,但该模型没能解释要素转移的基本机理。在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来源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增长两个方面,如果在短期内没有发生技术进步,则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和劳动力增长率,一个地区的资本增长率正比于该地区区内储蓄中可用于投资的资本数量以及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资本收益率之差,同理,一个地区的劳动力增长率正比于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以及本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工资率差异,资本增长率或劳动力增长率越大,经济增长率就越大。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又是区际和区内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博茨和斯坦的区域经济模型认为,要实现区际资源的优化配置,则生产要素应配置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收益率高的地区,且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市场力可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假设存在南北两个区域,北部为发达地区,资本丰富而劳动力缺乏,南部为落后地区,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缺乏。由于新古典的规模收益递减假设,如果某一地区稀缺某种生产要素,则该地区该生产要素的回报率较高。因此,在市场力作用下,资本从资本充裕的北部地区向资本缺乏的南部地区转移,劳动力从劳动力丰富的南部地区向劳动力缺乏的北部地区转移,这不仅实现了区际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而且还提高了南部和北部生产要素的回报率进而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新古典区域经济模型的主要贡献是,它强调了生产要素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实现生产要素区际优化配置的机制。由于区域层面的要素流动障碍比起国家层面要少得多,因此比起国家层面,这种生产要素转移模型在区域层面上更具有意义。但该模型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根据该模型的逻辑,发达地区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欠发达地区对资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根据新古典的规模收益递减假设,大量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转入发达地区,会降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水平,这将减弱发达地区对劳动力吸引力;欠发达地区对资本具有吸引力是因为该地区较低的工资水平和较低的生产成本,因而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成了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的产业部门,但欠发达地区的这种优势无法比拟发达地区在资本充裕、高水平人力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及经济聚集带来的巨大的规模效应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只能以较低的生产成本同发达地区进行竞争。因此,尽管该模型指出区际发展差距是可以收敛的,但这种结果最终导致区际发展差距的进一步发散。其次,根据新古典的规模收益递减假设,本模型认为资本倾向于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因为这些地区的资本收益率较高,但在现实中,资本是向在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以及聚集经济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的资本密集的发达地区转移而不是向不具有这种优势和缺乏各种制度供给的欠发达地区转移。本模型认为,劳动力是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但现实中的劳动力转移常常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如果某一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期是负向的,将难以吸引劳动力流入;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劳动力,通常都具有某种较高技能的劳动力,这种较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失将加大区际发展差距。最后,本模型没有考虑各种生产要素的转移成本。在现实中,各种生产要素的转移需要支付很大的成本,这种成本主要指经济成本、制度供给缺失带来的制度成本以及心理成本,正因为这种成本的存在,现实中的要素转移不会按着本模型所指出的方向转移或者根本不会发生转移。

  由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输出基础模型强调区外需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哈罗德-多马区域经济模型强调区外供给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新古典区域经济模型强调区际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上述这些新古典的区域经济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但这些理论重点讨论的是区域经济是如何增长的问题,没有讨论伴随区域经济增长的区域经济结构的演进问题。

  从新古典理论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新古典理论最基本的假设是规模收益递减和完全竞争。正因为这种规模收益递减假设,资本充裕的发达地区的资本边际收益率低于资本缺乏的欠发达地区的资本边际收益率,这种资本边际收益率的区际差异促使资本从资本充裕的发达地区向资本贫乏的欠发达地区转移,当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资本边际收益率相等时,资本不再流动,此时可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新古典理论对区域经济趋同现象的解释。但在现实中,资本常常是从资本贫乏的欠发达地区向资本充裕的发达地区转移而不是按着新古典理论所指出的方向转移。如果我们生活在新古典理论所假设的规模收益递减和完全竞争的世界中,那么我们无法解释现实中大量的大中小型企业并存的现象,也无法解释城市的形成以及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聚集现象,因为如果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现象,则经济活动完全可分为极其微小的基本的生产单元,不可能出现经济活动在某一区位上的聚集现象,如果此时出现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则肯定存在价格扭曲因而不是帕累托最优。因此,在新古典理论框架下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时,不得不假设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和城市是外生决定的,且把这种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视为一种“黑箱”。因此,在规模收益递减和完全竞争框架下的空间经济研究对诸如为何发生经济活动聚集、在何地发生、受到何种作用力的影响以及是否稳定等问题上,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为此,克鲁格曼[⑥]利用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⑦]的规模收益递增和最优产品多样化理论,建立了能够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不仅可以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驱动力、空间聚集的基本机理,还可以解释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际发展差距之原因。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是由克鲁格曼式的金融外部性所推动的,也就是区际实际收入水平的差异导致劳动力的区际转移,劳动力的区际转移又导致制造业的区际转移,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空间上的聚集,而生产要素在某一空间上的聚集提高该区域的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具有动态化的特征,其最重要的动态化特征就是经济聚集与技术创新相互强化而形成的循环累积过程,这种循环累积过程最终导致经济增长极和塌陷区。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空间经济问题的关键在于区域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三种效应。第一种效应是市场接近效应,它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厂商将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位作为生产区位,因为市场需求较大才能生产更多的产品,而生产更多的产品才能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收益递增的好处,同时接近市场还有助于节省销售环节中的运输成本和其他费用,也就是节省贸易成本。第二种效应是消费者的生活成本或厂商的生产成本效应。我们假设消费者是同质的,都偏好多样化的消费。在厂商聚集的地区,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多,这意味着为满足偏好多样化的消费者的需求从外区域输入产品时,输入的产品种类相对较少,因此该区域消费者和生产者只需承担较低的贸易成本。这意味着该区域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和厂商的生产成本较低。第三种效应是市场拥挤效应,它是指厂商的大量聚集将导致厂商之间竞争加剧,最终降低盈利水平。上述三种效应将产生两种性质的作用力,聚集力和分散力。因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或生产成本效应)的存在,消费者选择生活区位和厂商选择生产区位时选择厂商聚集的区位,因此这两种效应产生的力是聚集力;市场拥挤效应则会抑制厂商向经济活动密度较大区位的聚集,这种效应产生的力就是分散力。

  如果聚集力和分散力处于非均衡状态,就会产生不断强化经济聚集区域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过程。假设南北两个区位初始时完全对称,由于偶发性原因,初始处于均衡状态的两个区位受到了某种轻微的扰动,例如有少量工业劳动力,从南部转移到了北部。作为工业部门生产者的劳动力同时也是消费者,他们常把工资收入消费在自己就业的地区,因此劳动力转移扩大了北部的市场规模。根据市场接近效应,南部的厂商将向北部转移,并逐渐加强北部地区的生活(生产)成本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一方面,北部厂商数量的增加导致产品种类增多,使北部居民的生活成本和厂商的生产成本下降,进而吸引更多南部的劳动力和厂商向北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北部厂商数量的增加会不断加剧厂商间的竞争,降低厂商盈利水平,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也随之下降,即市场拥挤效应将阻碍厂商和劳动力向北部地区的转移。如果聚集力大于分散力,则其合力表现为聚集力,制造业活动将不断向北部聚集,生产要素的空间聚集可以提高要素的生产率,进而促进北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这种过程循环反复,直到所有制造业活动都集中到北部为止,按照系统动力学的观点,这是一种正反馈机制;如果聚集力小于分散力,则其合力表现为分散力,这种分散力将抑制经济活动进一步向北部地区聚集,且还倾向于抵消已经发生的扰动,直到恢复区域的对称状态,按照系统动力学的观点,这是一种负反馈机制,在负反馈机制作用下,不会产生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的循环累积过程。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经济聚集的驱动力、经济增长和形成区际差距的机理,但也存在较多的缺陷。首先,该模型涉及的区位数量较少,难以有效地表述丰富的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尽管可以将其扩展成包含很多区位的情况,但讨论三个以上区位时,这些模型将失去跟踪分析能力,同时也难以与现实数据进行匹配,大大降低了模型的可预测性。其次,这些模型中的经济聚集通常是“突发性”聚集,且这种经济聚集如果发生,通常将持续下去,直到形成极端的核心-边缘结构为止,这与现实不符。再次,在此模型中,虽然经济总量水平和总体的福利水平会得到改善,但区际发展差距永远存在。但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这些模型所预测的绝对的区际差距。最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同样没有阐释区域经济结构的演进过程以及基本机理。

  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结构演进是区域发展的两个方面,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生产能力和经济规模的扩大,涉及的是时间问题,区域结构演进表现为新的经济结构取代原有的经济结构,它所涉及的则是空间问题。因此,要解释区域发展过程,则一方面要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另一方面要解释原有经济结构被新的经济结构替代的机理。尽管新古典区域经济理论很好地诠释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也很好地阐述了经济活动空间聚集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但这些理论都没有解释区域经济结构如何演进的问题。要从时空角度解释空间经济问题,就必须建立既包括区域经济增长又包括区域经济结构演进的空间经济分析框架,德斯米特和罗西-汉斯伯格为在新古典框架内建立这种空间经济分析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⑧]。

  假设经济系统中存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部门,厂商的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递减特征。初始时制造业部门技术水平较高,处于产业发展的成熟阶段,而服务业部门技术水平较低且处于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制造业部门是成熟的产业部门,发展历史较长,制造业部门就业人数相对于服务业部门较多,制造业部门劳动力就业份额高于服务业部门。某一行业技术创新概率的高低,常与受过培训的劳动力数量有关,因此大量劳动力就业于制造业部门,就提高了制造业部门的创新成功的概率,因而技术水平和生产率水平也较高。

  劳动力大量就业于制造业部门,一方面提升了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但另一方面,由于规模收益递减假设,技术水平的提升意味着不再需求更多的劳动力而是需要较少的劳动力与之相匹配,也就是说,随技术水平的提升,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因此,在这两种作用力作用下,劳动力聚集导致的技术水平提升效应逐渐被规模收益递减效应所抵消,当技术水平达到某种水平时,制造业部门不能再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制造业部门退出来。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这些从制造业部门退出来的劳动力就转向开始起步的服务业部门,同时自然增长的劳动力也主要进入服务业部门。这些从制造业部门退出的劳动力具有与当时制造业技术水平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水平,是高水平人力资本,因此尽管制造业部门生产技术和服务业部门生产技术不可通用,但这些高水平人力资本在服务业部门的聚集,创造了服务业部门启动技术创新的条件,开启了服务业部门的技术创新过程。从制造业部门转移到服务业部门的高水平劳动力越多,服务业部门技术创新概率也就越高。

  技术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尽管技术溢出遵循空间衰减规律,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技术还不可通用,但这种技术溢出对新兴的服务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时制造业部门已步入产业发展的成熟阶段,这意味着制造业部门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空间较小,但此时服务业部门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空间还很大。因此,劳动力大量向服务业部门转移以及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部门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当这种外生的技术创新冲击下的服务业部门技术创新达到某一水平时,服务业部门将开启内生的技术创新过程,这种内生的技术创新过程和外生的技术溢出的叠加,使得服务业部门的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制造业部门或在有些部门开始超过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且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产业部门。

  如果服务业部门的技术水平超过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则其劳动生产率水平也将高于制造业部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服务业部门单位面积土地产值将大于制造业部门的单位面积产值。因此,在某一区位上,新兴的服务业部门取代原有较低劳动生产率的制造业部门,则可以实现该区位产值的扩张。如果这种过程在其他区位上也可以得到复制,则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增长,这种区域经济增长是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带来的结果,这是从时间角度对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分析。

  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从事生产活动时都要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但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总存在着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间对具有优势区位的土地的竞争,这种竞争必然提升土地价格。如果新兴服务业部门的技术水平超过传统制造业部门,则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服务业部门单位面积产值将大于制造业部门的单位面积产值,因而能够支付高于制造业部门的土地竞标租金,从而获得原先被制造业部门占据的具有优势区位的土地,制造业部门则不得不在其他区位上寻找其生产区位。随着新兴服务业部门取代原先的制造业部门获得优势区位,在外部规模经济、技术扩散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的激励下,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将聚集在此地,进而提高服务业部门的产值份额和就业份额,使该区位从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如果这些被挤出的制造业部门在郊区找到了租金较低的区位,则会形成由制造业部门聚集而成的工业园区;如果在郊区无法找到较低租金的生产区位,则这些制造业部门将不得不在远离原先生产区位的地区寻找新的生产区位,或者遭淘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业转移或产业结构优化。如果这种过程可以在其他区位上得到复制,则整个区域的经济结构得到转型升级,这就是整个区域经济结构的演进过程。这种某区位原有的经济结构由新的经济结构所取代的过程,就是从空间角度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

  如果服务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很高且进入产业发展的成熟阶段,则它又通过上述机制带动制造业部门技术水平的提升,并使制造业部门取代服务业部门将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使得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技术水平和生产率水平交替上升,导致整个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

  由上可知,时空角度的区域经济分析,其着眼点在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空间布局发生变化而导致的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我们可以举美国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的100多年期间经济结构的演进过程为例。在20世纪初,美国经济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不再是支撑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制造业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在制造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越来越大。从20世纪初开始的以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通用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使得美国制造业部门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产业部门。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另一类通用技术的发展,再次使美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服务业部门逐渐发展成为新兴产业部门。随着服务业部门技术水平逐渐赶上甚至超过制造业部门,劳动力快速地从制造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土地价格和住房价格也快速提升,制造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服务业所取代。在产业空间分布方面,服务业部门开始向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聚集,这些地区曾经是美国的主要制造业地区,而制造业部门逐渐向南部地区转移;与此同时,服务业部门聚集地区的土地价格逐渐上升,通常高于制造业部门聚集地区的土地价格,且随着服务业的较快发展,高地价现象在空间上出现了扩散趋势。

  通常意义上的区域发展,不仅包括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区域经济结构的演进过程。要解释区域经济发展,不仅要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问题,还要解释区域经济结构是如何演进的问题。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从区外需求、区外供给以及区际要素流动角度解释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机理,然而它们无法解释区域经济结构演进过程及其基本机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虽然能够很好地解释了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经济空间聚集的基本机理,但同样也无法揭示区域经济结构演进过程及其基本机理。

  时空角度的空间研究,不仅强调区域经济增长问题,还要强调通过产业布局变动而展现出来的经济结构的演进问题。首先,高技能劳动力的转移、聚集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某行业进入成熟阶段以后,随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该行业不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相反,劳动力将从成熟部门退出来转向新兴产业部门。这些高水平人力资本在新兴产业部门的聚集,将开启这些产业部门的创新过程,并促使这些部门的技术提升速度超过成熟部门的技术提升速度,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产业部门。这些新兴产业部门的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于成熟的传统产业部门,单位面积产值高于成熟的传统产业,这就实现了区域经济增长。其次,随着新兴产业部门单位面积产值超过成熟的传统产业部门,原有传统产业的生产区位被新兴产业部门所取代。从空间角度而言,这是某一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的过程。当两种产业部门为占据某一优势区位展开竞争时,新兴产业部门有能力支付较高的竞标租金,因此这些曾被传统产业部门占据的区位被新兴产业部门所取代。最常见的例子是城市中的中心区位被以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和科技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服务业所取代,传统的制造业部门转移到城市边缘或遭淘汰,城市中心区位逐渐成为该城市的CBD的现象。再次,高生产率的新兴产业部门占据优势区位,较低生产率的传统产业部门转移到土地价格较低的地区,这种过程是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本重新配置的过程。如果这些被挤出的产业部门无法在城郊选择适合于它们的生产区位,则这些产业不得不转移到较远的地区,例如当东北和华北去钢铁产能时,在南部的北部湾沿岸正形成由湛江钢铁基地、防城港钢铁基地、越南河静钢铁基地所组成的世界新的“钢三角”,这是大尺度空间范围内的产业转移现象。如果这些被挤出的产业部门,在近郊或远郊都无法找到新的生产区位,则遭到淘汰,这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或升级。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空间调整”(项目编号:71573142)、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产业战略性转移与经济地理重塑”(项目批准号:15JJd79001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Muhammad Imran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

  中国城市与区域实验室: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交流平台,关注城市与区域发展转型,借鉴全球城市与区域发展智慧,做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城市与区域现实问题导向型研究。努力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研究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组织者,做中国城市与区域科学好的传播者。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