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分析

《实践论》《矛盾论》 的时代价值

时间:2023-06-04 12:16|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年来,为中国人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中,其理论光辉依然夺目,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实践论》与《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是中国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经典。“两论”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其主旨是为了系统清算党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在全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认真研读“两论”,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的新特点,“始终按实事求是的要求办事”,切实解决“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一老大难问题,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两论”告诉我们,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要以真实和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基础,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获得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做到“察实情”“知民意”,这需要敏锐的洞察力。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提高洞察力,首先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丰富而线年,就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由于在调研过程中无不渗透着主体的情感、意志、思维方法等主观因素,所以他特别强调观察的客观性原则,指出必须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去思考,因为“提倡多想,这样就可以去掉盲目性”。为了搞好调查研究,还提出了眼睛向下;问题导向;不留死角;开调查会,解剖麻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具体的方法。在上述方法中,特别注重坚持问题导向。在他看来,“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在党的七大上,他专门向全党提出了十七条可能遇到并要准备吃亏的难事,认为准备最坏的,更有利于争取最好的,这就是工作的辩证法。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变化了的中国实际,习总书记又提出了调查研究要“贵耳重目,身入心入”“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等原则,强调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看到成绩和机遇的同时,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真正做到深入查找问题,用心思考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提高洞察力,还需要提高主体的科学抽象能力,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中,致力于把现象问题上升到本质高度加以把握,准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获得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来说,我们所面对的“实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实践”;我们的“求”,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探寻;我们要求的“是”,是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就对提高抽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抽象力,首先要在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认真研读它,系统地掌握辩证思维,灵活运用矛盾分析法。它会指导我们如何对材料进行筛选,分分类、排排队、归归堆、论论辈;如何去分析事物的内部和外部,分析事物的联结和发展;又如何加工改造、概括抽象,从而准确掌握历史阶段的新特点,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为了提高抽象力,还应学习和研究老祖宗的智慧。孔子在《论语》中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所以”是指事物发生的原因;“所由”是指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所安”是指事物的本性。在孔子看来,要提高抽象力,必须要从“现在”与“过去”、“外在”与“内在”的多重视角出发,充分发挥主体的感性、理性、悟性的功能。

  “两论”告诉我们,在第一次认识飞跃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实现从理性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飞跃,主体必须不断致力于完成规律性认识向实践理念即路线、方针、政策的创造性转化,做好战略谋划,实现科学决策,这就对提高主体的谋划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谋划力,关键是要在掌握和运用战略思维、统筹兼顾上下功夫。在看来,所谓战略,就是有关“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全局、战略问题。故此,战略思维的本质要求就是要照应各方面和各阶段,做到既照顾全局又突出重点,善于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善于在关键时刻作出战略决策,善于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善于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战略定力。

  照应各方面,主要是指在空间层面了解和掌握各区域、各战线、各部门的具体实际及其相互关系,做到“这一面看一下,那一面看一下,反复地看”,善于把局部问题放在全局中加以考虑。照应各阶段,主要是指在时间层面了解和掌握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发展环节的具体实际及其相互关系,善于把当前问题放在过程中加以把握。通过照应各方面和各阶段,实现照顾全局的战略要求,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在照顾全局的同时,又必须要找到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关键一环。习总书记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为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善于发现对全局变化有重要影响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特点,判断新趋势,明确工作的主要矛盾、重大矛盾和关键环节,善于在关键时刻做出关键决策,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与此同时,由于现实是极为复杂的,通常每一项政策和措施都会有利有弊,为此既需要在两难之间作出决断,更需要以坚强的战略意志推行正确的战略决策。对于看准了的、认定了的、走对了的道路,一定要保持战略定力。

  “两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的认识要完成两次飞跃,并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反复。实践永无止境,认识永无止境,实事求是也永无止境。因此,必须要不断提高主体的实践力,增强为人民干实事、干成事的本领。

  对当代中国人而言,实事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有关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大事、要事,也有中观层面的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更多的则是老百姓关心的身边事。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列宁曾深有感触地说:革命容易建设难。建设难,难就难在要探索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难就难在要在全球化条件下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难就难在要解决数不胜数的老百姓关心的小事、身边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难就难在要冲破思想观念的禁锢,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越发展,各级干部所面对的问题不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复杂。为了解决建设难这一历史性课题,必须要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实践力上下功夫。

  提高实践力,关键是要提高依靠群众、引领群众的能力。1964年9月25日,在致的一封信中指出:“我们的干部中,自以为是的很不少。其原因之一,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因此,不厌其烦地宣传这种认识论,是非常必要的。简单地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此,直截了当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从群众中来,就是要依靠群众,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反对命令主义;引领群众,就是要在实践中始终走在群众前面,善于领着群众走,反对尾巴主义。习总书记也明确指出:“领导和群众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关系的思想方法,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证明,“善于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解开群众的思想疙瘩,这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

  为了提高依靠群众、引领群众的本领,必须要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具体而言,就是既要“真抓”落实又要“会抓”落实。发扬“真抓”的工作作风,就是要敢于担当、勇于担责。提高“会抓”的实践本领,就是要坚持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统一,上下结合、融会贯通,在抓新上下功夫;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在抓准上下功夫;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相统一,步步为营、常抓不懈,在抓长上下功夫;坚持微观和宏观相统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抓细上下功夫。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发扬滴水穿石、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精神,敢于实践、善于实践、乐于实践。(何建华)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