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分析

新闻评论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时间:2023-05-27 10:59|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新闻评论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新闻样式,它通过对新闻事件的逻辑分析,帮助人们了解新闻的来龙去脉,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新闻评论是一种议论文,但与其他议论文不同的是,新闻评论是立足于新闻展开的评论,所以具有时效性。

  同样的新闻,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评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新闻事实只有一个,但是,新闻观点却有很多种。新闻评论者在评论新闻时,往往需要增加新的信息。新闻评论中所增加的信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数据信息,包括各种各样的官方统计资料,和评论者自行采集归纳整理的相关信息;另一部分则是观点信息,就是利用现成的观点,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过去我国的新闻评论者不习惯于用数据说话,在展开论证的时候,往往从感性出发,试图从人之常情,推导出发人深省的结论。这种被有些评论家称之为“玩常识”的评论,往往灌注着评论者的主观情绪,具有一种类似于文学作品的吸引力。如果评论者借古讽今,语言流畅,那么这样的评论不失为优秀新闻评论。但是,这样的评论往往缺乏逻辑的力量,在有些时候会给人一种“欲赋新诗强说愁”的感觉。

  正是意识到了新闻评论文学化所带来的弊端,现在一些新闻评论者习惯于用数据说话,在新闻评论中加入大量的数据,试图通过数据对比,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这样做同样存在风险:有些数据是在特定情况下采集的,如果不顾及数据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那么,新闻评论很可能会出现重大认知错误。

  所以,新闻评论者要学会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采集各种数据证明自己观点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分析统计数据的基本假定,严格按照学术范式引用数据。不能在官方统计文件中或者在学者的学术论文中,寻找有利于自己的数据,用来装饰自己的新闻评论。

  有些学者看不惯新闻评论者的定性分析,认为在政治正确的基础上发表义正辞严的评论,虽然没有政治风险,但也没有实际意义。对于大家都认为不正确的行为,没有必要口诛笔伐,群起而攻。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新闻媒体之所以充斥着“口水评论”,就是因为缺少有深度的学术性的评论。目前新闻媒体的评论编辑大多新闻专业或者中文专业出身,他们本身缺乏专业的逻辑训练,只能从生活常识出发,进行感情发泄,所以,新闻评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定量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这种倾向。定量分析促使新闻评论者搜集各种数据,然后进行认真分析思考,向读者提供货真价实的观点。但是由于定量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筛选、甄别工作,所以很难满足新闻媒体对新闻评论的时效性要求。一些都市报版面有限,不允许新闻评论者详细解释数据的来源和使用的范围,这就使得新闻评论中的定量化分析在有些时候显得过于简单和轻率。

  笔者认为,新闻评论必须具有说理环节,起码要展开逻辑论证,在有些时候需要数据支撑。但是,新闻评论毕竟不是论文,不是官方的统计报告,不能把各种数据罗列出来,以此来掩盖逻辑论证的不足。新闻评论可以使用统计数据,但是,新闻评论必须十分巧妙地使用统计数据,否则,新闻评论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就会失去读者和观众。

  在我国定量分析不足的情况下,鼓励新闻评论者用数据说话,是拨乱反正。但是新闻评论者在使用数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必须是有效的、准确无误的数据,不能把若干年前的统计数据用来说明现在的问题,更不能编造数据或者篡改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其次,必须了解数据产生的背景,不能把不同国家、不同环境下的数据简单地进行比对,这样做或许能够起到一种震撼性的效果,但是却损害了新闻评论的真实可靠性。第三,数据的使用必须恰当,不能在新闻评论中充斥着数据,而没有任何逻辑论证。如果新闻评论成了数据库,那么,不但会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而且会把复杂的社会关系数字化,从而使新闻评论变得干瘪枯燥。

  新闻评论其实是一种观点新闻,如果新闻评论毫无新意,那么,这样的评论就不应该出现。有些学者认为,新闻评论满足了公民的表达欲望,是一种公民写作。这种看法有些自欺欺人。在互联网络时代,公民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传统的新闻媒体不可能为所有的公民提供表达意见的机会。新闻评论的“小众化”现象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所谓公民写作只不过是少数新闻评论者自封的写作立场罢了。新闻评论者是公民,但是,新闻评论者只表达他个人的观点,或者他所在媒体的观点,他没有也不可能代表所有的公民发言。如果新闻评论者把自己打扮成公民的代言人,那么,很容易出现话语垄断,从而使新闻评论成为少数编辑自娱自乐的自留地。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