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分析

标签不是青年的名字

时间:2023-05-26 08:27|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当父母成为自己的“老板”,这究竟算是新型“啃老”,还是新的“就业”途径?这是近期“全职儿女”登上热搜后,不少网友争论的问题。

  所谓“全职儿女”,形容的是部分年轻人脱产跟随父母生活,通过陪伴父母做饭、修理电子产品等“劳动”换取报酬,同时保持学习,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以“全职儿女”为代表,近年来,诸如“某某青年”“某某族”等针对青年群体的网络标签不断涌现,这些标签试图将青年群体归类,被看做某一时期“青年群像”在网络上的映射。然而,向来追求个性化、自我表达的当代青年,是否愿意被这些标签所代表?有关标签背后又有什么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回顾青年网络标签的发展历程,目前可以检索到最早一篇分析文章是《中国青年杂志》在2008年发布的《由“鸟巢一代”看对青年的标签化认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有境外媒体注意到擅长外语、擅长交流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将其称为“鸟巢一代”,这个简洁、形象又充满希望的词迅速成为网络热词。

  随着Web2.0的发展,豆瓣、知乎等在年轻网友间走红,“文艺青年”“空巢青年”“佛系青年”“斜杠青年”等自定义式标签集中出现。据统计,豆瓣曾有2000余个关于“文艺青年”的小组,“空巢青年”也时常会被网友拿来调侃“当下青年生活的不易”……这些标签的走红,源于部分有着类似爱好或追求的青年网友,他们将某一标签视为他们生活行为方式的标准,进而在网上获得共鸣。

  如果说,上述标签能让青年找到归属和认同感,那“小镇做题家”的出现,或许成了青年试图摆脱标签的一大转折——该词最初源于豆瓣“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是“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的学生群体的自嘲,但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异化成了对“寒门弟子”的挖苦和讥讽。在激烈的网络讨论中,“青年不能被定义”“青年标签不应被污名化”等声音开始占据主流。

  此后,关于青年标签的争议话题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仅5月份,已有3个涉青年网络标签引发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争论。除上文提及的“全职儿女”外,某自媒体“五一”期间将部分在景区拍摄相似照片的女性游客定义为“流水线公主”,被指有污名化女性之嫌;某平台将“专注于慢慢赚钱、过好自己小日子的年轻人”称为“小挣青年”,也引发关于当代年轻人经济压力等讨论。

  从具有归属感、认同感的群体画像,到试图打破标签、不被定义,在微博平台上,一个名为“不被定义才是新一代青年人的定义”的线万的阅读量,如此转变的背后有何原因?

  自嘲与他嘲。以“某某青年”为代表,此前有关标签的传播多遵循着“青年自主创造-自嘲调侃引发共鸣-不断扩大传播面”的规律,由青年发起,在青年圈层中“流通”使用。“空巢”也好,“佛系”也罢,多是青年网友通过自我贬低的方式寻求着群体的接纳和认同,契合了青年网友的情绪诉求。

  反观近期出现争议的标签,或不是青年网友自主发起,或是被外界赋予了不同的释义,在先入为主的刻板观念影响下,异化成其他群体对青年带着一定说教意味的“批评”。当自我调侃的标签沦为他人嘲讽的工具,通过自嘲引发共鸣的逻辑链不复存在,这样的标签显然也就无法成为青年的代名词,只会催生后者的反感情绪。

  “消极”与“积极”。青年群体的自嘲式标签往往还会带有“丧”“穷”等看似消极的定语。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有超六成的青年标签或多或少带有“贬义”色彩,如“社畜”“佛系”都一度成为部分青年的口头禅,相关微博话题多达数百个。

  但整理近期有关标签发现,如“全职儿女”“小镇贵妇”这类标签不再具有明显的负面意向,“小挣青年”则试图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态度。然而,这些标签并未获得青年群体的大范围认可,青年网友参与讨论热情也显著下降,相关微博线个。正如有的媒体所言,“青年们既反感居高临下的‘毁’,也不欢迎华而不实的‘誉’,需要的是他人发自内心的平视态度。”

  焦虑与自释。作为外界眼中的“危机的一代”,当代青年在就业、发展各方面都面临着更多挑战,生存压力相对加大。梳理网友的留言也可以发现,一波又一波的流行标签后,始终不变是青年群体不得不面对的生活压力——不论是“全职儿女”等新标签,还是“佛系青年”“空巢青年”等过往的标签,均有超三成的内容涉及“就业”“升学”等方面。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调查同样显示,2017至2021年,37.2%的青年网友反映对学习和工作存在焦虑,这项数据在2022年上升至77.1%。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不论是青年群体面对自嘲式标签的共鸣,还是他们对部分“定义”青年的标签的吐槽,背后或是他们的迷茫、焦虑以及自我怀疑等情绪。

  网上流行的标签在变,或主动或被动被定义的青年也在成长。变与不变之间,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面对这些标签,或许也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必“过度解读”。针对自嘲式标签,需要明确的是,自嘲是青年焦虑心态宣泄的方式,自嘲后的自释或更有助于青年调节心态并反思进步。综合微博等平台的数据,2022年,青年网友更愿意被视为是“进步的一代”,56.23%的青年网友明确反对“躺平”。对青年的自嘲和自我调侃,我们倒也不必基于我们自己的视角和经验进行过度解读。

  不必“强行定义”。从标签在网上出现开始,就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有共同爱好、相似生活方式的网友之间的距离,这也让“创造标签”成为“获取流量”的一种方式。但标签尤其是用来“定义”青年、想要引发青年共鸣的标签,需要符合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因此,不必强行归类青年群体的行为,赋予他们过于消极或是过于积极的“定义”,这样反而容易招来他们的不理解。

  不必“过分担忧”。除关注标签的网络传播情况外,从现实生活中很多青年“边焦虑边奋斗”的实际举动可以看出,面对看起来有些消极、负面的青年标签,有时候我们也不必感到过分担忧,而是要看到其背后的现实问题以及年轻群体的付出,通过多种形式畅通青年群体的诉求表达渠道,给予该群体一定的情绪宣泄和发展空间。

  标签,不是青年的名字。据媒体报道,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进入关键期和冲刺期,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相较去年再增加82万,青年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升学压力“有增无减”。面对网上或将不断涌现,甚至引发争议的青年标签,我们不应只关注其掀起的讨论热潮,我们更需要做的是拨开这些标签表面上所谓的消极与不安,去听见青年们真正的诉求,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