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分析

经济学考研必备考点

时间:2023-05-20 20:39|来源:网络|作者:小编|点击: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考研中的重要考点,是经济学复习的重点。为了帮助大家全面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以下是凯程王老师准备的有关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帮助大家复习备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经济问题由来已久。古典经济学研究了一些宏观的问题。1752年休谟(hume)就曾对技术进步、货币、利息、税收和信用等专题进行过研究,并提出了早期的货币数量论;威廉配第在历史上第一次估算了国民收入的数量;亚当斯密提出了与现代经济学“国民生产总值”十分相近的“国民财富”的概念;布阿吉尔贝尔对国民财富的来源作了分析;再如,魁奈的《经济表》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与流通的分析,实际上要把经济中的许多变量归结为总收入、总消费、总投资等经济总量,这是古典经济学宏观分析的典范。现代的新古曲学派则更多地来自古典经济学以外,古典经济学对国家的防务、救助贫困的职能也做过分析,特别对财政政策做了论述。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的时间里,新古典经济学的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分析了整个经济的产量、就业、消费、储蓄、利率、工资等经济总量的决定,瑞典学派对储蓄与投资不一致问题的分析涉及到了整个经济的总量分析。这个时期,许多经济学家都研究了属于宏观经济范围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周期、经济政策实践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古典经济学对货币的比较系统的分析,早在休谟时期,他就对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富有卓见的分析。

  总之,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就业与国民收入的一些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不存在非自愿失业;所生产出来任何产出均有需求。总之,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内在的、自我调节的机制。如果允许调整的时间足够长的话,它可以将该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这一结论主要有以下三点结论:(1)萨伊定律;(2)利率灵活变动性;(3)工资一价格灵活变动性。

  首先,萨伊所提出的著名的“萨伊定律”认为供给可以创造需求,即一种产品的供给可以等量地创造的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基于定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产品市场不会存在生产过剩,也不会存在要素市场的失衡,也即市场会持续出清。其次,利率的灵活变动性(interest rate flexibility,又译利率的伸缩性)可以确保储蓄正好等于投资。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而投资则是利率的反函数,如果在某一利率水平上,储蓄大于投资,利率有下降的倾向;储蓄小于投资,利率则有上升的趋势。正是利率的这种上下灵活变动的性质,使得信贷市场(credit market)处于均衡状态,即储蓄量等于投资量,或称为市场出清。总之,他们认为,灵活变动的利率使得萨伊法则在有储蓄的货币经济中也能够成立。最后,关于工资—价格灵活变动性,依照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即便在较短的时期内利率的调整没能使得储蓄等于投资,其他市场中的价格,至少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上下灵活变动,也可以确保不会出现生产过度或生产不足。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随着需求下降,竞争性的商品生产者将降低其价格以避免出现生产过剩。如果需求和价格下降,依然有可能销售原来在高需求和高价格水平上销售的同样数量的商品。这实质上就是说,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商品供给曲线为一垂直于横轴(数量轴)的直线,当需求曲线向下方移动时,商品价格下跌,均衡产量不变!因此,灵活变动的价格使得商品市场出清。劳动力市场在灵活可变的工资率的情况下同样出清。他们还认为,工资下降的比率会恰好等于价格下降比率。因此,尽管企业的名义利润减少,但实际利润却未变。

  综合上面的分析,古典的理论认为,市场经济由一只“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不仅仅是指商品价格,还包括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主要是劳动力价格(工资)和资本的价格(利率)——在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使得所有市场出清,经济处于、至少是接近于充分就业状态,其理论基础便是萨伊法则和价格灵活变动性。因此,他们提倡,“自由放任”(Laissez ~ faire)式的宏观经济政策。

  然而,1929年~1933年的全球性的大萧条彻底动摇了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这次的大萧条表明市场自动出清这个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很可能使错误的。在经历了“长期的挣扎,以求摆脱传统的想法和说法”之后,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大宪章”(托宾语),也开创了经济学中的凯恩斯主义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在这本书中,凯恩斯从萨伊定律、市场出清和货币中性等三个角度对古典经济学发起了全面的挑战,并初步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凯恩斯认为,总需求不足、非自愿性失业和古典两分法的失效才是经济运行的一般情形,而古典经济学家们所分析的只是一种极端特殊或理想化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同样的这本书中,凯恩斯从边际消费倾向、对于“资本边际效率”的预期和对于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等三个方面的行为人的心理因素决定了整个经济的总需求,而这时的总需求(又称有效需求)不足,换言之,市场机制没有办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国家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并使得经济恢复稳定成为必需。

  此后,凯恩斯的追随者比如哈罗德、希克斯、汉森、莫迪利安尼、索洛、奥肯等人又进一步发展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希克斯、莫迪利阿尼、克莱因、托宾、萨缪尔森和汉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其核心理论是IS—LM模型,在70年代之前, 这一模型是整个宏观经济学的中心。这一派的基本观点包括:首先,市场经济具有内在不稳定性,要受到随机冲击的影响,这种冲击主要引起投资的边际效率的变动,从而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其次,从长期来看,经济可以自发恢复充分就业均衡,但所需时间相当长;再次,产量与就业主要由总需求决定,政府的干预可以影响总需求水平,使经济较迅速地恢复充分就业均衡;最后,政府干预经济得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相比,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更迅速。应该说,凯恩斯提出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但使这些思想成为一个易于被人接受的宏观经济学体系的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而且,这一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被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所接受。虽然这一派的莫迪阿尼和托宾也努力解释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的微观基础,提出了工资和价格的刚性问题,但并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滞胀”现象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遭受到了重大打击。以凯恩斯主义反对者面目出现的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等所谓的新古典主义,大力抨击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极力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主张。

  首先来看货币主义,这个流派的理论包括费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及货币方法的国际收支和汇率决定理论,其基本观点包括:首先,货币存量的变动是解释名义收入变动的关键因素;其次,货币需求是稳定的,经济的不稳定性来自货币当局控制的货币供给的变动,因此,国家干预是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原因;稳定经济的关键是保持固定的货币供给增长,从而实现物价稳定,为市场机制正常调节经济创造条件;最后,货币主义是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反对者出现的、被称为“对抗凯恩斯革命的革命”。

  其次来看新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理性预期假说,市场出清假说,以及总供给假说。由这三个假设出发,新古典经济学说明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稳定性。并得出两个重要结论:货币政策在短期可以发生作用是由于随机冲击破坏了人们的理性预期,但长期中这种政策无效是因为厂商与家庭的理性预期会对政策采取对策,从而使政策失效。这就是,随机冲击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一时骗一部分人,但不能在长期内欺骗所有的人。

  最后来看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增长的理论:这个流派是在80年代之一兴起的,新凯恩斯主义这个词是帕廷金在1984年第一次使用的,这一学派有哈佛大学的格利高里曼昆(Gregory.Mankiw)、劳伦斯沙莫尔斯(Lawrence Summers)、麻省理工学院的奥立佛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加州伯克利大学的乔治珂克洛夫(George Akerlof)、斯蒂格利兹,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大卫罗默(David Romer)等人。这一派力图以微观为基础分析宏观问题,这种分析就是基础分析宏观问题,分析厂商、家庭与政策在劳动、产品和资本市场上的相互作用,并力求解释工资与价格调节失灵的原因,即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的问题。新增长理论强调知识在增长中的作用,把增长模型中的知识因素内在化,并强调政府增长中的重要性。

  在当代,经济学家们对于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对于如何实现这种目标则分歧甚大。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指出:“关于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存在着广泛一致的意见,那就是:就业水平高,物价稳定和增长迅速。至于这些目标是不是和谐共存的,或者(在那些认为它们不能和谐共存的人当中)在什么条件下这些目标能够并且应该相互代替,意见则比较不一致。至于不同的政策工具在实现这些目标时能够和应该起什么作用,意见就颇为分歧了。”(费里德曼:《货币政策的作用》)

  首先,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市场机制是否有效的核心是价格、工资是否具备充分伸缩性。如果价格、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市场就会通过自我调节达到出清状态;如果工资和价格缺乏伸缩性,情况就会相反。新古典学派从理性预期出发,对价格、工资的伸缩性作了新的解释。新凯恩斯学派则认为,即使理性预期存在,价格、工资的刚性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从而导致市场不能出清。例如,工资合同的期限一般都是 2 ~ 3 年,在这期间不论外界有什么变化,工资合同的工资率是不能变更的,因此工资实际上并不具备充分伸缩性。价格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这种情况。商店里的商品牌价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可能时时刻刻发生变动,因为变动商品牌价是有成本的。单个商品中的这种价格相对稳定现象虽然对个别决策行为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反映在宏观层面上就会积少成多,导致价格刚性。

  其次,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有什么样的经济理论就有什么样的政策主张。就古典学派认为价格、工资具备充分伸缩性,市场能够自动出清,因此政府干预经济是没有必要的。具体来讲,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在长期中,实际总产量和就业水平是由实际变量决定的,与货币因素无关,而在短期中,货币决定着总产量与就业水平的波动。因此,稳定货币是稳定经济的关系,政府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而理性预期学派相信,由于理性预期的存在,政府的政策就有可能事先被人们预料到,人们会作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使政策失效,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都不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而新凯恩斯学派则认为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缺陷,市场出清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此政府要担起市场出清的任务,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