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教育行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倒闭与新生并存,并购浪潮涌动,教育 OMO 如火如荼。
回望 2020 年这不凡的一年,多鲸针对教育行业以及各细分赛道的多个现象都曾发表过一系列观点。
疫情总会过去,当一切回归平静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教育行业的基本驱动因子没有发生变化。真实的需求还在,渗透率还有很大空间,教育仍然还是长期向好的行业。
整体来看,这次疫情对刚需的影响小于非刚需、对大龄的影响小于低龄。从全行业来看,融资的时间节点无疑会延迟 2 个月以上至一个 Q(视之后的发展情况来看)。2020 年的教育行业的融资,难度无疑会大大增加。我们总结出了以下一些观点:
疫情、倒闭、OMO、下沉、并购、上市,所有的热词都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汇聚、浓缩成全体教培人的共识——“活着”。不分领域、不分赛道,所有人开源节流、抱团取暖,希望跨越阻碍、创造可能。
回望 2020 年这不凡的一年,教育行业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展望 2021 这同样注定不凡的一年,教育行业的未来又是否可知?
连续几个月,在新冠病毒的影响下,摆在很多教培机构创始人面前的课题不再是如何更好的谋发展,现实直接将题目抽换,不由分说。
是生还是死?很多创业者在其中还做着艰难的挣扎。但也有一部分人在考虑其他,那就是“卖”——将自己的企业托付他人,虽然这听起来依然令人无法接受,但总归是“留得青山在”的长远之计。
另一方面,拥有现金流与强抗风险能力的头部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在其内生式增长满足不了企业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此时寻找优质并购标的,应该是最佳的时机了。
教育行业品类和细分赛道繁多,那并购的主要机会点会在哪里呢?我们按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K12 教育、早幼教三个教育主要阶段来做一个初步判断。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阶段:目前已经有了多家教育科技和教育服务头部公司上市,比如新开普、中公教育等等。并且这个赛道也属于国家政策重点发力希望企业参与的一个大品类。我们相信会有一定数量的跨界上市公司进入到本领域进行并购。从并购的机会点来看主要集中在面向高校的 ToB 信息化服务区域性龙头企业、民办单体或者小体量的高职和职业本科院校、校企专业共建和联合办学的区域或者品类龙头公司、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职业教育细分品类的企业、面向企业内部教育服务的细分品类头部企业。
K12 教育阶段:目前已经有了多家上市公司,比如好未来、新东方等等。国家对于这一教育阶段的管制是最强的,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政策导向引导企业与公立学校融合,并且突出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但是这个阶段的市场规模体量巨大,具备很强的资本吸引力。从并购的机会来看主要集中在在线教育的技术工具服务提供商、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细分品类公司、传统区域性 K12 教育培训企业、具备一定体量的教育智能硬件企业、专注下沉市场的 OMO 教育培训企业、国际教育的区域性头部公司、教育综合体运营公司。
早幼教阶段:目前已经上市公司较少,比如威创股份、美吉姆等。幼儿园普惠化、鼓励托育发展等政策都深刻地影响着这个产业的发展,目前这个产业也是拥有较大的体量,并且已经发展出了一些有体量的资产。并购的机会主要集中在具备规模和品牌运营良好的幼教集团、早幼教产业供应链中的规模化供应商、幼教信息化头部服务商等等。
政策周期、产业周期、资本周期三期叠加、加之疫情管控,反映到教育行业一级投融资市场,便是行业进一步加剧的分化与整合。
一来,投资风险增加,投资回报不确定性提升,投资机构出手更加谨慎。二来,疫情期间,不少中小教育机构被淘汰出局,头部教育机构借机加速「跑马圈地」,行业马太效应加剧。最终导致一方面大量资金涌向优秀头部教育机构,使之完成了数额巨大的单笔融资;另一方面,腰部及以下教育机构融资速度放缓,诸如天使轮等早期项目的融资更「难于上青天」。
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下场开始自己的教育领域布局。2019 年 5 月 23 日,腾讯正式宣布成立腾讯教育;阿里稳扎稳打,瞄准学前教育领域进行精准投资,加码未来;百度、字节跳动在自建教育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线教育的发展模式;网易也围绕有道精品课和网易公开课在 ToC 端探索得如火如荼……
这些名号响亮的互联网巨头在教育领域都进行了哪些内外布局?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
线下培训班连曝倒闭、跑路,在线教育竞争愈演愈烈,多数玩家面临“盈利难”。此黑天鹅之年,一级市场格外冷峻,据不完全统计,2020 年教育行业投融资事件约 220 余起,降至历史低点。尽管猿辅导、作业帮、美术宝年底再获巨额融资,带领 K12 在线 亿,但不可否认,这是一场头部玩家的游戏。整个行业处于周期的低谷,资金向头部靠拢,两极分化将愈加明显。
身处严冬,我们不禁要问,一级市场何时能够回暖,二级市场又能否抓住机遇,帮教育行业过冬?
14 年之后,2020 年 11 月 9 日上午,新东方在港交所二次敲钟上市,发行价 1190 港元。作为港股最贵的新股,新东方在成为美中概股教育第一股之后,借此次回港契机又成为了回港上市教育第一股。在好未来、跟谁学等老牌劲敌和猿辅导、作业帮等后起之秀逐鹿市场使得竞争态势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此次回港上市无疑是新东方估值的破局之举。
新东方在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上详细叙述了其作为中国民办教育行业龙头企业的历史积累和已有行业优势,K12 线下教育与海外留学业务在其产业布局中占有显著优势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对外投资上的变化也反映了新东方未来产业延伸的主要方向和战略布局。
随着新东方教育集团的版图扩展,通过投资实现外延增长和加码未来也日渐成为必需。从历年财报和已公开的工商信息来看,新东方在投资上较为审慎,着眼投资未来机遇,在投资类型选择上则其基于实体教育背景向具有场景交互价值的企业倾斜,呈现出以投资实现产业互补、增强优势产业的特点。
疫情来袭的 2020 年,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堪称魔幻。连续四年下跌之后,2020 年教育行业在政策、产业、资本三种周期叠加和疫情催化下,一级市场投融资数量仅为 257 起(不含上市公司 IPO 和并购),同比下降近 17%,创近五年新低。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下,行业洗牌加剧。应对疫情持久战,教育行业各大赛道现状如何、未来的机会在哪?
2021 年 1 月,多鲸教育研究院重磅发布《2020 中国教育行业投融资报告》,随后推出此篇报告精华分析文,借由本文,多鲸教育研究院将逐一拆解教育行业各大赛道,详尽分析行业未来趋势。
2020 年 8 月,多鲸教育研究院重磅发布《2020 年教育行业 OMO 模式转型现状研究报告》,随后通过此文对报告进行解读与分析,针对什么是教育 OMO ?教育 OMO 为什么火了? 教育 OMO 与教育 O2O 关系教育 OMO 转型现状如何?教育 OMO 是否有对标研究模式?OMO 模式未来发展如何?六大问题进行细分拆解。
在家上网课、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在疫情的促推下被动高速发展,资本在在线教育的角逐中唯恐错过任何一条赛道,线上在线教育头部机构频频融资;与此同时,线下教育的生存愈发艰难,爆雷不断。
如今疫情虽有反复,但线上教育红利相较疫情初期萎缩,在线教育本身获客成本、亏损均居高不下,增速放缓;线下机构渐渐回暖,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在此背景之下,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布局下沉市场或许成为教育机构摆脱「内卷」的新出口。
以钉钉、ClassIn 为代表的在线教室,在这次疫情中的起量尤其显眼。钉钉作为强 GR 背景的巨头平台,满足了公立体系内的在线教学功能需求;而 ClassIn 这类专为细分场景打造的产品,则是民办培训机构的首选。我们了解到,钉钉此次春节期间的 DAU,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00 倍。而 ClassIn 也是迅速突破了 300 万 DAU。
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教室这样的空间,会比其他的空间的在线化进度要慢?这一问题的原因非常综合,包括了技术、观念、体验等等。但我们能从用户对各个平台的负面反馈能看出来,首要的制约因子还是技术。
同样是直播,教育所要求的直播功能,和秀场直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线秀场几百万人同在线都跑的很流畅,而在线教育一个几十人的班级就不香了呢?
过去几年,针对教育信息化的配套政策法规接连颁布,尤其是 2020 年 2 月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中,“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被列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明确了推进智能教育应用的部署。
更不用提 2020 年出现的疫情黑天鹅,进一步助推在线教育登上新台阶。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加速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周期,过去需要 2~3 年实现的教育信息化布局,已经在过去几个月迅速完成市场普及。
政策利好及财政经费的投入推动教育信息化赛道的发展,截至目前,教育信息化赛道的投资项目数量已超 30 个,是目前所有细分赛道中投资项目数量最多的。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 年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 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预计突破 4300 亿元。
如今,传统出版领域的数字教育产品、数字阅读产品等,在政策加持、疫情刺激和 5G、IoT 利好的多重作用下进一步向教育产业深度转型。“互动”成为产业融合中的新现象,教育行业也吹起了向 AI 阅读、语音互动、名师互动方向转型的风。
时至今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走到 2.0 阶段,从教育信息化技术、平台、场景的搭建走向应用的普及,致力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与创新;从 “三通两平台”的搭建,走向“三全两高一大”的基本目标。
疫情卷土重来,线下培训机构再度面临考验。而转型线上需求激增,为部分教育信息化选手带来新一波增长小高峰。相较于去年下半年平缓的增长,拓课云近期增长 50% 的客户数,伯索云学堂实现大幅增长。此外,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 1 月 13 日,翼鸥教育已为中国香港、北京顺义、河北、辽宁、黑龙江、山西省内部分城市及地区提供免费服务,其他部分机构也有针对不同地区的免费或特殊措施。
时间回到一年前,同样是停课、免费、激增、上线……从市场现象来看今年的情况似乎与去年一般无二,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疫情之下的在线教育,表面是光鲜亮丽的高速增长,背后是无法遏制的不断亏损。这是一条望不到终点的高速公路,一旦驶入,在到达终点前任何人都没时间补给、休整,只剩一路狂奔。
目前来看,投放获客烧钱大战明年依旧不会停止。简单来说,头部争夺的希望在未来,一个用规模铺开的未来,而并非短期的利润。那今年在线教育的利润有比去年好一点吗?最后迎来的,会是一座崭新的地带,亦或是通往断崖的路呢?
疫情之下,AI 互动课趁机躁动,一跃成为各家低价引流的标配。老玩家在发力,新玩家在入局。
低幼赛道相继入局外,AI 互动课也开始延伸至 K12 及成人领域。针对 K12 的松鼠 AI 课在下沉市场不断渗透外,去年 5 月,字节跳动上线成人英语 AI 互动课产品“开言简单学”,同时还正在秘密孵化一款被称为“小马 AI 课”的高中学段产品。
据多鲸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 15 家机构先后宣布推出了 AI 互动课产品,覆盖低幼启蒙阶段、K12、成人教育领域。
在短视频平台的四面包围下,教育创业者不申请一个快手号、抖音号怎么拥抱未来呢?
首先是教育投资机构,在暂时没有新概念出现的情况下,一些教育投资者宣布自己要 all in 短视频+教育,仿佛不同意这个论断的企业,都将被视为旧时代的老古董。有教育行业投资人就公开表示,机构长期看好快手+教育赛道,有人甚至简单直白:“这样的企业(与快手短视频相关),我们会重点关注与投资。”
其次是教培机构们,很可惜,大部分机构在对待短视频这个新鲜事物上还处在流量获取思路上,但这不能怪教育企业。教育行业不同于电商,在流量获取上一直都有着用户触达难(获客难)、数据稀疏的大问题,而相比过去的图文广告投放,短视频的抓眼与巨大信息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机构对流量获取的救命稻草,很多教育企业看中的就是这个红利。
如果站在更大的视角去看直播,直播倒逼品牌方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某种意义上是 DTC(direct to customer)的商业模式。更多人参与直播,无疑是对产品购买链效率与效益的挑战,如果品牌以此为契机,真正打磨产品,带来线 升级,消费者、国家与企业都将受益。
在北塔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沈文博看来,短短几个月,教育行业对这波 MCN 的认知已经呈现几个阶段变化。当同行看到做短视频可以挣钱,一些公司做投放的和做营销的中介意识到危机;当短视频直播改变了教育逻辑的生产关系和产品线,一些机构校长和教研师训感到危机;当进一步意识到抖音快手平台可以完成获客转化和交付全流程,线上线下的工具平台和产品受到危机。
如今,教育 MCN 的玩法越来越透明,短视频直播风口也在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席卷整个教育行业,此时,有人奋不顾身沉浸其中,有人看不懂在观望,有人选择逃避、远离。
但是,无论风口怎么变,技术、场景正在推动教培行业实现底层变革。对学生来说以更便宜、便捷的方式获得知识,对教育机构来说找到新的获客场景、缩短交付路径,对平台来说丰富优质内容、推进教育普惠、赚得盆满钵满,对名师、主播来说数倍放大个人价值、快速变现,这是一场多方共赢的生意。
2020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 874 万人,同比增加 40 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相应的,2020 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针对就业、职业教育、高校扩招的相关政策。“六保、六稳”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之下,就业形势严峻且复杂。
“政策的密集推出映射出当前就业环境严峻、就业压力非常大。”这是一位业内人士对 2020 年以来“政策+疫情”对职教行业影响的最直观感受。
不过,在多鲸资本合伙人孟庆军看来,这种影响呈两面性。“疫情加重了失业、倒闭的压力,线下职教机构受伤颇重,但与此同时对线上职教机构是利好。”
校园和社会的差异,如同柏林墙两端的世界,以成人礼为分割点。职场竞争力的差异,并不是在毕业的这个时间点显现,而是在刚进大学的时候,在 K12 阶段,甚至在刚出生的那一刻便客观存在·……
多鲸从加速主义与零和游戏、U9 人群的消失、公立体系职前教育的缺位、职前培训市场的价值与未来四个角度对职前教育提出价值拷问。
2020 年,职业教育迎来发展大年:中公教育以 2658.15 亿元的市值首次超过好未来,成为中国市值第一的教育公司;「得到」、「罗辑思维」母公司思维造物提交 IPO 招股书,拟于创业板上市,将成知识付费第一股;传智教育 A 股过会成为境内首家独立 IPO 的教育公司;“独角兽”三节课正筹备上市;财商培训赛道火热,9.9 元小白理财课收割 15 万亿元市场;考研人数同比新增 36 万人,达 377 万人,突破历史新高;老年教育赛道萌发、灵活用工需求出现、产教融合持续推进……
线上与线下教育最不同的一点,是线下以地域性作为天然的壁垒,机构扩张必然慢,且阻力大。而互联网和平台化,则给予了机构一种无限可能之感。那么,当前以线上为据点的玩家们,能否再创新东方和学而思当年的辉煌,诞生下一个千亿市值的 K12 教育公司呢?
以当前线 的市场规模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市占率,理论上完全有可能跑出一两家超级规模的公司,而且事实上,跟谁学在市值最高的一段时间也超了千亿。但问题是,线上的战场,真的更容易实现高市占率吗?
无奈的等待,让普惠民办幼儿园面临着从阵痛变长痛的困境——公办幼儿园有财政兜底,民办幼儿园没有学生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加上政策、疫情与残酷的竞争压力下,大量园长叫苦不迭,表示“月烧百万伤不起”。
不仅如此,以幼儿园为服务半径的早幼教服务商,在这个时间点,日子也不像以前那样舒服了——民办幼儿园大门紧闭,他们的现金流断了。一位园所代理商苦笑表示,“本来公司就没几个人,现在还搞起了裁员”。
幼教产业正面临着一场艰难的战役,而这场战役,则考验着这些原本已夹缝生存机构的忍耐力与生命力。
互联网流量洼地逐渐消失的时代,消费者对智能硬件的热情从手机拓展至其他品类,从智能手表、手环到扫地机器人、蓝牙音箱等,智能硬件的风终于吹过生死关,热门硬件单品层出不穷。
智能硬件成为流量入口的价值几何?新冠疫情带动教育硬件需求增长,电商平台销售火爆的同时,我们发现有不少的智能硬件正加速切入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场景,其中不乏科技巨头身影。
基于消费场景的驱动力,正打通用户行为流到用户活动的数据流链条,智能教育硬件的市场或许渐入佳境。
刚刚过去不久的 2020 年可谓是在线教育重新洗牌的一年,有的高歌猛进,有的折戟沉沙,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疫情黑天鹅的影响。在学校和线下机构被迫停课,数亿学生线上学习的大环境下,教育智能硬件得以普及,需求稳步上升,在线教育课程也完成了产品用户积累,“硬件+内容”成为新的逐鹿赛场。
随着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单一的线上付费课程竞争环境恶劣、获客成本攀升、利润空间压缩,不少教育机构选择发展线 年末,好未来、新东方纷纷试水晚托“小饭桌”,可以预见,在家庭作业辅导和晚托的场景中,未来极有可能出现内容+服务+硬件的线下新形态。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