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扎实做好这项重要工作,确保取得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成效。
5月1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5月11日,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通过视频参加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日前,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学校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内地就业适应性考察调研活动,由来自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的10名少数民族同学和招生就业工作处带队老师组成的“调研团”前往上海、安徽、河南等地考察调研。
4月24日,调研团一行乘坐高铁抵达上海市。调研团一行首站前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金所),参观所内金融期货发展史展览,系统了解金融期货的发展历程。
在随后的座谈环节,相关负责人为同学们介绍了中金所的主要产品和校园招聘情况,在中金所工作的少数民族员工分享了自己在所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感受,为同学们未来的职业规划提出中肯建议。经济学院依力扎提同学座谈后受益匪浅:“听了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和建议后,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明白了就业这件事上我该怎么想、怎么做,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25日上午,调研团前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期所)参观期货博物馆和上期所发展历程展。博物馆建筑宏伟大气、展陈生动、展品珍贵,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理学院开迪尔尼沙同学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更感受到上期所在浓厚底蕴之下的稳重与谦虚:“我坚信后会有期,我定会重新体验这座充满挑战与野心的城市。”
“多去尝试,在无数次尝试中才能发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热爱什么。”“要保持好奇心,有洞察力。”“要主动去争取一些机会,而不是被动接受。”座谈会上,就职于上期所的校友祖力乎玛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择业历程和在上海、上期所工作生活、不断融入的经历,这些宝贵的经验为同学们职业规划与毕业求职提供了重要参考。
25日中午,考察团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学习。走进石库门,屋内陈设摆放维持着当年的原貌,穿过会议厅陈列,同学们瞻仰革命文物、学习党史资料,近距离感知中国创业维艰的历史进程,更坚定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决心。
外国语学院苏合拉布同学在参观后谈到:“无数革命先烈为我们上了一堂鲜活的党课,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让我们铭记奋斗历史,不忘初心。”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中心,新生业态更新迭代快,民营经济迸发强劲活力。在沪最后一站,考察团前往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公司参访学习。
拼多多相关负责人对该企业在助力乡村振兴、拓展海外市场等方面的努力进行了重点讲解。在讲解与参观中,同学们全面了解了拼多多的企业发展史和企业价值观,对各业务板块和选人用人标准也有了深入了解。
26日中午,考察团抵达安徽芜湖,前往安徽海螺集团下属白马山水泥厂、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等实地参观。参观了海螺水泥展厅和环境优美、自动化水平很高的厂区车间后,同学们对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迅猛发展有了全新认识,在开拓眼界的同时生发强烈的自豪感。
开迪尔尼沙同学说:“我很自豪,因为我们的水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几代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执着,他们在引领我们的时代前进。”
藏学研究院索朗旦增表示:“海螺水泥彻底打消了以往我对工厂的刻板印象,深深被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所吸引。通过企业的发展历史,我看到了这些年来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中,同学们了解到,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海外市场发展的背景下,海螺水泥的双语人才需求巨大,我校阿尔成(19届俄语)等校友在海螺水泥中亚市场不断拼搏奋斗、与企业共同创业成长的工作经历,让同学们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多种可能,更鼓舞了少数民族同学们内地就业的信心。大一学生雪儿表示:“除了返乡搞建设,我们也可以选择多出去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到不一样的就业方向和发展方向。”
27日,同学们来到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商所),参观郑商所期货展示馆,了解郑商所历史和产品。当得知郑商所作为一所以农业产品为主要特色的期货交易所,与新疆农业发展联系密切时,几位新疆籍同学感觉格外亲切。理学院开迪尔尼沙同学在展厅中看到自己家乡的图片也展示在其中时激动地表示:“久违了的振奋人心,无比的亲切和温暖……这里就是一座连结新疆和内地的桥梁。”
考察团的最后一站来到“立足中原大地,见证华夏文明”的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内精品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是见证中华文明发展轨迹,展示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同学们在博物馆里近距离观看云纹铜禁、妇好鸮尊等各类珍贵藏品,感受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韧性和活力。
招生就业工作处副处长张继伟介绍说,自2017年至今,学校已五次组织开展就业适应性考察调研,此前已有50名2017-2021届同学与带队老师一起前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地区等地参观学习。
今年的参观调研活动让同学们的职业发展视野得以拓展、就业观念得以更新,他们对用人单位和内地工作环境的认知水平也大大提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唐努尔同学就表示:“之前我非常迷茫,担心毕业后就业会遇到很多困难,通过这次考察,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学姐学长,看到了他们取得的成功,甚至开始‘幻想’以后我是不是也可以像他们那样……”
考察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逐渐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途径,正如经济学院依力扎提所说:“我了解了怎样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认识到实习经历、简历、面试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此次活动带给我的很及时的收获,让我有了一种重新认识社会的豁然开朗的感觉,也让我感觉到学校才是最好的学习场所,学生时期尽量学多一点知识才是最大的竞争力。”大一学生雪儿也谈到:“今后要多去尝试、多去实习,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所擅长和喜欢的工作。”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