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伴佳68(www.banjia68.com)网站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我们基于对学生群体的洞察提出这个方案,你这个方案洞察力不够,这个洞察很棒。
广告行业里的洞察(Insight),其实是从事实(Fact)引申出来的一个概念。
比如,我们说中学生群体里面iPhone的使用率占了66%,安卓24%,其他10%。这个就是事实,而不是洞察。大概率上说,所有从市场调查里直接得出的结论都是事实。而洞察,我个人的理解是,面对市场调查得出的事实,至少追问3遍以上“为什么”之后得出来的,才算是洞察。这个说的比较直接,算是自己给自己简化了。行业里比较认可的解释是,洞察是消费者或者市场中的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线索,这些线索可以直接引导我们进行更有意义,更有效的沟通。
同样用上面那个例子打个比方,我们假定客户是一款社交软件,要通过微信小程序做效果广告。第一轮市场调查告诉我们iPhone使用率高,那么第一个为什么显而易见 - 为什么高?从已知的事实里面找,如果这里找不到那么则继续下一轮市场调查。Anyway,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发现,很多中学生原本用的不是iPhone,但因为男朋友/女朋友的原因都换了iPhone。这就很奇怪了,第二个为什么随之而来,我们则继续寻找答案。经过各种研究最终发现,原来中学生群体里的小情侣们很多都装了Find My Friends这个App,这个App的主要功能是可以随时看到对方的位置,由此引发第三个为什么 - 为什么中学生群体的男女朋友需要知道对方的位置?又经过各种研究查资料,我们发现因为这个时期男生女生恋爱经验相对不丰富,所以安全感低,又因为家里管的严,所以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哪怕是知道对方的位置,在心里也是一种安慰。ok,到这里,我们就算是接触到正经的“洞察”了。
为什么?因为这个“洞察”可以直接影响到客户在投放广告的时候进行沟通的有效性,甚至对于创意团队都是很好的一块问路石。我们可以这样来看上面的递进关系:
用最初的事实当作洞察 - 中学生群体iPhone的使用率高于其他手机,那么媒体策划可能会把苹果系列产品平台的budget提高,对于创意团队几乎没有产生价值;
用第二个答案当作洞察 - 男朋友/女朋友的原因才换的iPhone,那么媒体策划可能会在上一层的基础上,针对情侣的侧写做retargeting,或者在一些约会圣地做户外等等。创意团队呢,可以加入一些跟情侣相关的元素,这里比之前就已经好很多了。
用第三个答案当作洞察 - 媒体策划之前做的已经不算差了,但如果知道第三个答案,可能会让媒体策划在做户外的时候反而放弃情侣约会圣地,进而选择比如地铁的终点站或者中转站这类地方,因为这里大概率会出现情侣分别的场景。而反观创意,安全感低,需要安慰,家里管的严,在一起时间少,无一不是可以触发创意火花的出发点。比之前仅仅是加入情侣元素要高级有效的多。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很棒的洞察一小部分是源于生活,源于对于生活细节的观察,源于闲暇时间的思考,但更多的时候是来自于对于市场调查方向的敏感和丰富的经验。虽说上面举的例子完全是我自己设计的流程,但你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从“为什么iPhone的使用率高”到其答案“男朋友/女朋友用iPhone,所以我也换了”,中间其实最关键的是问对问题,否则你根本得不到这个答案。
可以想象,第二轮的市场调查里必须包括的问题至少有:“你是否单身“,“你的男朋友/女朋友用的手机是什么牌子的“,”你用iPhone多久了“,”你的上一部手机是什么“等等,才能推导出例子中的答案。那么作为Strategy Planner(策略),你能很好的领导市场调查的方向么?还是直接就把整个Campaign带歪了?
稍微说的远了点,回正题,洞察是我们跟消费者进行更有意义,更有效的交流的基石。它藏在事实里,通过我们不断的去拨开无关的干扰得来。值得注意的是,洞察没有最优,上面的例子在第二/第三的问题那里,因为不同人的缘故,我们会走去不一样的方向,但谁说另一个洞察就不好呢?而且我们也完全不需要止步于3连问,可以继续问下去,继续找下去,到时候出来的作品将会是完全不同的一套广告方案。只要是好洞察,都会触及到受众的内心,无非是角度不同罢了,效果都不会差。
banjia68.com 版权所有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2